分享

辩手为什么爱撕逼

 木立 2015-07-01

对于这个问题,能够想到的答案很多,但我显然对那些通常的解释没有兴趣。如果本文告诉你说,撕逼这种行为不仅合理,而且有助于辩论的发展,你多半会觉得作者在胡扯。但事实上,我将从这个角度来重新诠释一下撕逼这回事。


任何一种知识的发展,都不可避免首先产生于个别的经验,进而上升为理论,再和其它的理论产生关联和融合,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致力于这种知识发展的每个参与者,都只能向整个体系的最终形态贡献很小的一些知识片段。当然,偶尔出现的天才和巨匠,会大大加速这种发展的过程,并在整个体系的某一方面留下大量的自身烙印。但总的来说,这还是一个在同一群体的不断交互中慢慢完成的进程。


而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某种来自于个别研究者的经验或理论,能否与来自他同行的理论产生关联甚至融合呢?一方面,这当然来自于这种经验和理论自身的品质以及它的适用性。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部分在于这位研究者和他的同行的交流、他的同行们对这些经验和理论的更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而当这个部分发展到较高的层次时,在学术上它就被冠以一个特定的说法——同行评审(Peer Review)。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臭不要脸的作者给撕逼找了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定位。


在辩论方面(中文辩论),缺少现成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为大多数辩论人接受的系统性理论。虽然以奥瑞刚为代表的体系化理论早已存在,但基于各种因素,客观上它没有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成为中文辩论界通行的理论体系。无论政策辩论的拥护者如何鼓吹这些理论自身的品质,我们都应该承认这些理论在被借鉴和移植的过程中出现了水土不服。当然,本文并没有在判断说,这些理论不可能获得更多的认同——事实上恰恰相反,政策辩论的很多术语和分析方法在这几年中得到迅速传播和认可。但即使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中文辩论界仍然不存在任何一种获得广泛理解和认同的理论体系。


在这样一个发展时期,对于辩论的各种认识,必然是充满争议和分歧、而较少共识的。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事实上,当缺少广泛的实践基础,而强迫人们凭空接受某种话语体系,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而这与这话语体系自身的品质没有直接的关系。在辩论这种特定的话语形式被华人社会(尤其中国大陆)广泛接受和认可之前,有关辩论的认知只可能是零散的、片面的、与实际应用脱节的。


站在今天来看,与其说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文辩论活动的热度有任何减退,不如说它成功摆脱了被视为一种特定的文艺形式的尴尬定位,而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调存在、但同时又加速扩张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它显得有些粗犷甚至蒙昧,但也开始被真正理解和具有了实用的价值。辩论的娱乐化、商业化在某些方面来说都对这一进程有所推动,甚至可以说助益很大。


因此,相比较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对辩论这项活动一知半解的学者们,用他们自己也未必有深刻理解的理论来告诉人们辩论是什么样的,今天的辩论参与者更迫不及待地从实际经验出发,饥渴地与他人分享自己关于辩论的个人知识。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弗里德曼所谓的世界的平坦化也发生在对中文辩论的认知这个小小的领域中。伴随着个体辩论人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力,过往那种由少数权威来书写辩论理论的局面被打破。


话语权的下落,相对的也放大了争议的声音。过去并不是不存在撕逼,只是大量的撕逼发生在大多数辩手所接触不到的地方,因此,一些争议没有引起更多的争议。


但反过来说,没有争议并不是好事。上海大学的辩论爱好者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推广奥瑞刚,但当时因为人们对这一理论体系的了解过少,甚至找不到太多愿意和他们争论这一理论优劣的辩论人。真正在这几年帮助需根解损这类术语传播到整个中文辩论圈的,恰恰是围绕这些问题所展开的各种争论。当年我写日志和刘杰对扯什么是“初步成立”的时候,很多辩手用评论和私信来问我奥瑞刚到底是什么鬼东西,我相信这场撕逼促成了他们对政策辩论的第一次了解。


在很多问题上,辩手热衷于撕逼,恰恰说明他们对于现有的理论体系(或者毋宁说是理论体系的缺位)感到不满。除了部分“贵圈真乱”、“退圈保平安”之类的揶揄之语,大部分所谓撕逼,其实质上即是辩手将个人的经验和理论进行展示,而对他人所展示的经验和理论进行评价的过程。


有人问,但是这评价的过程一定要以批判的形式进行吗,就不能更和谐一些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两个角度来看。


在第一个角度上,我想反问,文艺批评为什么一定要以批评的形式出现呢,可不可以改成文艺鉴赏和表扬呢?正如文艺批评的本质是审美的,辩论人对于有关辩论的观点、言论的批判,本身也并不是纯粹的否定,它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具有建构的意义。一个好的批评者,一篇好的反驳,胜过一百个附和者、一百次泛泛的赞同。而且,觉得批判没风度、讥讽很low逼的童鞋,多半没看过学术界那些尖酸刻薄得多的同行评审意见。我写文章,你又不给我发钱,研究辩论的时候顺便过个嘴瘾你也要管啊。


而从第二个角度来说,中文辩论不仅仅缺少理论体系,而且缺少“学术规范体系”。一方面,现有的学术规范并不为大多数辩论人认可和参照,另一方面,也没有发展出适用于辩论的研究和同行评审的规则体系。不可否认,这与辩手的整体年龄偏低、所受的学术教育水平不足有很大关系,并且也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在网络这种公共空间发言还不是十分熟悉,还缺少应有的自觉和具有规则性的整体氛围。不过,我认为这是一种暂时现象,虽然人身攻击和嘴炮不会根除,但整体的讨论氛围会越来越好。顺便一说,“撕逼”的激烈程度与互联网的特性有关,很多在网上看起来气势汹汹的辩论人,现实中可能反而颇为温和甚至高冷(我就不点名了:)。


进一步而言,同行评审这种事,其核心要素之一在于“纠错”,而笼统地来说,很少有比辩论这种形式更能锻炼参与者的纠错意识和能力的了。所以同样都是缺少规范体系的撕逼活动,许多圈子只能撕成娱乐事件或者到线下解决,唯有我圈可以做到始终如一热情不减持之以恒地撕来撕去,并且还常常能撕出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成果来。


综上所述,撕逼是辩论人的职业技能,爱撕逼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辩论人对辩论这一知识的热情和参与度,撕得多则是因为理论体系缺位、共识尚未形成,而最后,有时候撕得难看则是因为缺少讨论规则、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至于撕逼有没有撕出营养、撕出干货这种问题,我觉得只要不是搞双重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一目了然的。


最后,友情提示:辩论有风险,撕逼需谨慎,请诸位文明辩论,理性撕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