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冷得太多

 钟家台 2015-07-02

夏天冷得太多

     过用空调弊端,要之有三:

     1、敛汗留“毒”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变化的规律。与之相适应的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气候变化。

     夏天是排湿与排毒季节,如同收搭家庭,一年四季中,夏季是大扫除季节。体内一年积蓄下来的痰湿瘀血浊毒,如同现在实验室里测得的多余血糖、血脂、尿酸等“毒物”或“废物”都要在这个季得到“盘整”和清除。

    冬藏夏泄,乃自然之道顺之昌逆则亡,毕竟人难胜天,不怕你科技有多发达!

    夏季通过出汗,是最天然、最自然排湿的最佳途径,汗是排泄毒物或废物的主要载体。夏天人体就是通过自然的出汗实现打扫除的目的。然而,“寒主收引”。空调过吹,张开的汗孔戛然而闭。玄府(即汗孔)即紧闭,汗即随百收之。汗收即是湿留瘀存,毒滞浊生,人虽眼下感觉舒适,久之则莫明其妙地三高四高五高,疾病油然而生,而且此类病来之渐,去之难,根深蒂固。可概括为:不消耗,“垃圾”积,三高五高随之生。

    不信你去轻刮一次痧,稍拨一次罐,所到之处无不是出黑痧甚至见败血,实乃内环境因“垃圾”太多、血液内污浊太多太脏了,西医所说的代谢产物排泄不出去之,汗孔闭塞,汗出少了。

    2、蓄积为毒

夏长是能量消耗的季节。能量必须有消耗,有消耗才有积蓄。老一辈人都知道,夏消冬补、夏泄冬藏乃天道,顺则昌逆则亡。夏天“无病三分虚”,带有几分虚意,才能为秋冬过补奠定“体虚”基础。但是,前提是夏天要把冬春之腻毒浊瘀借天时之机消耗掉。

现在过用空调,凉风爽爽,多余的“污浊之物”之“毒”,难以消耗,加上现在的人运动少,吃得又多,蓄积在体内,沉积在血管和内脏,甚至四肢皮肤,五官九窍,难怪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所谓的“现代病”、“富贵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痤疮豆斑等发病率急剧攀升,而且有低龄化和兼相并见的倾向。

虚虚实实才是健康正道,七八分饱才是长寿乡。因此,一年四季中要有老天爷安排好了夏季这二三个月人得半虚半实,才能少病寿和康。如果整个夏天都空调一冷再冷,汗腺无所事事,加上天天恣口大嚼,脑满肠肥,又没有出汗、运动等消耗机制,久而久之,能不病乎?!

都说“三高”是现代富贵病,实则是大脑无知的贫穷病。凉爽不等于健康,享受需要付出代价。

3、散热除湿太少

夏天是四季中湿热交蒸的季节,叫“天暑下逼,上湿上蒸”,人居其中,最易倍受湿热困扰。然而,老天爷作了安排,夏天是散热的季节,也是祛湿的时分。这个季节就是要通过加大出汗来散去多余的热和过重的湿气。“汗”是散热去湿的重要“载体”,“出汗”是人体散除湿热的主要途径。

不幸的是,空调过用,使得体内多余之热和弥漫之湿不能全部散到体外,蓄积在体内,即是一种“蓄积湿热”,作为一种致病因素,这种蓄积的湿热较之外来的湿热更加容易为非作歹,变生种种病端。

显而易见的是长节子,生痤疮,长痘痘(尤其是脓性痘或血热痘),生溃疡(如口腔溃疡),这叫“无热无火不生疮”,加之热与湿合,会使如痢疾、肝炎、胆囊炎、泌尿生殖系感染、肌瘤、囊肿等湿热性为主的疾病逐年递增,而且比以往没空调时候的相同疾病更加难治。

深层次的是人类的热适应能力逐渐下降,而且随着依懒度的升高,对酷暑的适应力呈负相关。难怪和我们的父辈们比,现在吃得虽更好,物质更丰富,但耐热力则不如忍饥挨饿的长辈们:小学生烈日下稍站即久晕倒操场,中学生跑出不到千米即气短退场,壮年人只要连续热上几天,就会中暑感冒放倒一大批……这其实是免疫和体质逐年下降的表现,不可不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古人们不禁要问:你们吃的那么营养都到哪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