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如何界定校园暴力?
@田花花:
校园暴力的手法多样化,在肢体暴力以外还有语言暴力,以及各种各样的恶作剧。其次冷暴力也是存在的,给人的伤害不亚于直接暴力。整个班级孤立你,躲着脏东西一样躲着你,撕你的书,踩你的桌椅,拳头不打在你身上,但是依旧会让人痛苦。
为什么很多女生间的校园欺凌比男生的手段还要恶劣?
@刘果果:
两个男生之间打架,第二天依旧有说有笑,但是女生之间永远不会。女生敏感脆弱,对事物的感知程度也与男生不同。男生之间一言不合就会直接升级,女生之间是日积月累的,是有组织的。
当你无意识得罪了一个女生,那么报复很少是立即的,而是周密的,或许在你落单的某一刻,把你堵在洗手间,慢慢折磨,只是想侮辱你,摄像的目的是想羞辱你到抬不起头来。更甚的是从心理层面孤立你,仅仅是很简单的原因,就会引起这种扭曲的心理和行为。
为什么孩子被欺负时不敢找老师和家长?
@木耳不一定是黑的:
1、告诉学校老师,被打的学生认为会起到反作用。现在的孩子,学校管的严格了就是体罚。管的轻了,学生认为再怎么做也不会有事,所以更加不怕。你告诉了老师,老师找了打人的学生无非是教育,最严重了叫家长。之后你会被打得更厉害,直到打得你不敢告诉老师。
2、不找家长的原因:一是有的家长会搬出“为什么他们不找别人,就找你?”之类的槽点满满的质问,让孩子觉得很失落;二是告诉家长后,就会来学校找这些“小霸王”,但是家长走后该怎样还怎样,或者变本加厉,以后欺负得更厉害了。家长能怎样,能打“地头蛇”吗?大部分人不想让家长担心也不想让家长和他们吵架生气,而且觉得这没效果,所以没人告诉家长。
如果自己的孩子遭遇校园暴力,该怎么办?
@不期而遇1119:
一般家长都会这样教育:“在学校别挨欺负啊,咱们可不能吃亏”,绝对不是这样说:“在学校,挨欺负,别还手。”任何时候都不要教一个心智未发育完全的人以暴制暴。
其实解决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选择和老师沟通,可以选择和对方家长沟通。如果是初中以前的阶段,你甚至可以把几个小孩叫一起,请他们吃冰淇淋,然后简单说一说,当然前提是你够大度也够有时间。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和自己的小孩沟通好,这个等于说是简单的心理干预,防止小孩心里留下阴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给他支持。这个措施最好配合找家长找学校,单独使用在初高中阶段可能效果不大。如果你的小孩受的伤害太大,我建议考虑转校,换个环境加上你的心理干预可能会好很多。
面对校园暴力,法律上有什么处理方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5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而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是14周岁以下完全不负刑事责任,16岁才开始负刑事责任。所以很多校园暴力事件最后不了了之,能做的除了通知家长外就是不痛不痒的处分。当处分如同伤疤被人们得意的炫耀时,学校的处罚在另一角度上助长了风气。你又不能开除我,给我处分我当奖励,我怎么会怕你?
即使学校开除了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仍然会找到再次接受的学校。如果没有,那么在学校附近游手好闲的同时也保持着和学校内的联系,这个问题就越来越复杂了。
青少年校园暴力处罚是否太轻?
支持者:@王若枫
确实太轻。未成年人也应该承担起他们行为的后果,可以不像成年人那样全部承担,但目前的完全不承担是错误的。如果一个成年人殴打和侮辱了另一个人,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话,未成年人应该判六个月监禁,而不是批评教育然后交给监护人。
反对者:@Phil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加重处罚可以解决的问题,要知道连成熟的成年人社会里,都无法靠加重处罚乃至极刑而减少犯罪,不懂事的未成年人就更不能指望了。而且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严法重刑,不光不能起到长期改善社会治安的作用,甚至经常被人拿来当作打击对手,消灭异己的残酷工具,更容易激发人性中恶的一面。恶花只能结出恶果来。
在美国,校园暴力事件是怎样处理的?
@高琦:
未成年犯罪,即使是犯了像杀人这样的重罪关进牢里,25岁之前也会释放。那么此外,15岁到18岁之间的未成年罪犯,法官是可以考虑把他们当做成年人来对待,但这主要取决于案情的严重程度。具体来说法官会考虑到6个因素,分别是未成年罪犯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认罪态度,是否有前科,罪行严重程度,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等。这方面我特别想提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在美国,司法机构还有医院这些公立机构,是将疼痛用一到十级来量化界定的,还不包括那些心灵、人格上的侮辱,也许这种在中国某一些地方可能比较极端的一些学生打架情况就算被校长知道,最多也就是被教训一顿,甚至都不会开除学籍,但是到了美国同样的事情发生以后,不仅要坐牢,而且开除学籍,还要缴纳天文数字的保释金。
来自: 小林个人图书馆 > 《成长教育》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未成年人保护还在路上
未成年人保护还在路上。“未成年学生之间,以威胁的方式索要钱物,已经构成校园欺凌了。相对来说,这类欺凌属于轻微的,更严重的欺凌是...
学生被欺凌后,老师开了一场班会……
为了保护女生以后不再被欺凌,也为了更好引导施暴者,这位老师和班主任共同策划了一场班会,在征得施暴男生的同意后,老师组织大家表演...
反对对儿童暴力伤害
反对对儿童暴力伤害反对对儿童暴力伤害。针对儿童的暴力的定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暴力的定义是:“虐待或粗暴对待儿童是指在相关责任、义务和能力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或精神的折磨、...
是时候重新界定校园暴力了:精神贬低、言语暴力都要纳入惩戒范围
是时候重新界定校园暴力了:精神贬低、言语暴力都要纳入惩戒范围。时下,我国法律对于校园暴力问题仍处于“事故化”处理阶段,在立法上...
最高人民法院校园暴力调研报告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校园暴力调研报告发布。调研报告指出,校园暴力在我国时有发生,但是情况复杂 ,违法与犯罪交织,且多数事件未进入司法程序...
围殴同学致死,校园暴力何时休?
从国外学校的经验看,对违规学生,从来没有纵容,也很少由教师自行决定怎么处罚,而是会有规范的程序,如果学生的行为违反校规,那么,老师会把学生的违规行为,告诉学校的学生事务处理中心,由学生事...
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其中,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与未成年人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不当和家庭环境不良,不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责任重大...
校园霸凌存在的原因,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还孩子一片澄净的天空
只有让未成年人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并且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才能有效制止校园霸凌的现象。
我杀的是我妈,又没杀别人
吴某被释放后,来接他的亲属们想把他重新送回校园,进行教育指导,但是却遭到了学生家长们的强烈反对,都说大家对吴某很害怕同时也充满...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