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

 半点寒心 2015-07-03

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在1万人中大概有4人猝死——

易忠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

“浙江省衢州市27岁妈妈通宵玩手机猝死”、“丽江27岁导游猝死,最后一句话是‘太累了’”……近日,几条有关猝死的消息,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在1万人中大概有4人猝死,多见于35~70岁的男性,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量的高危人群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风险的存在。

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看似健康的人、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的病人,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未能预料的瞬间自然死亡。猝死发生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常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以内。

猝死是一种罕见的情况吗?

猝死是一种罕见的情况吗?不是。猝死每天都在发生,不仅发生于老年人,在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儿童中也时有发生,运动员猝死则常常发生在体育竞技场上。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猝死在包括车祸、自杀、恶性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总死亡人数中占20%,是仅次于恶性肿瘤(占23%)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猝死者中有75%为心脏性猝死,而在心脏性猝死中又有88%的人是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

哪些人容易发生猝死?

心脏病患者的猝死率是普通人群的4~6倍。各种心脏病都有可能引发心脏性猝死,其中以冠心病、心衰、肥厚型心肌病、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较为常见。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尸检证实90%的心脏性猝死病人患有冠心病,而50%以上的心脏性猝死病人在猝死发生前没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另外,在一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一些看似健康的人也可突然发生猝死。

猝死的诱因有哪些?

过度紧张疲劳,剧烈的情绪波动,剧烈活动,持续吸烟、熬夜,长时间用温度过高的水洗澡,用力大便,暴饮暴食、天气寒冷、夜间响起电话铃声等都有可能诱发猝死。

猝死发生前有没有征兆?

猝死发生前有没有征兆?有。大部分病人在心脏性猝死发生前数日甚至数月就有征兆,如出现胸闷、胸痛、憋气、头晕、心慌、气短、出大汗、浑身乏力等不适,有些病人还会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出现这些征兆时该怎么办?

中青年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有些时候往往会忽视这些征兆,以为是工作太累或者没有休息好造成的,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提醒广大中青年朋友,一定要对上述症状保持警惕,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猝死能不能预防?

猝死能不能预防?能。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就能明显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1.定期体检。无论是心脏病患者还是自觉身体健康的人,都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发现一些心脏性猝死的潜在风险。

2.养成及时就医的良好习惯。当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快去医院就诊,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尽量避免猝死的发生。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多吃富含植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控制甜食的摄入量,保持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的食物和腌制食物,用餐不宜过饱;控制体重,防止肥胖;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适量运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诱发心脏性猝死。

发现猝死病人该如何处理?

一旦遇到猝死病人,人们往往会不知所措,第一反应多是打电话给120。其实,这种处理方法反而会延误病人的抢救,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是救治猝死的一大误区。

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我们不要“分秒必争”地赶往医院,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开展抢救。快速解开病人的上衣,用拳头对准心脏击打1~2下,能够起到一定的除颤作用,心跳有可能因此而恢复。如果拳击数次无效,应立即改为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在实施急救的同时,旁边的人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向医生求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