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1课:战国简史

 廿氏春秋 2015-07-03

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中期出现(前476年―前221年)实力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历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国家多是在黄河流域,这个主要是河流附近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耕业在这些地区可以大大发展。河流的冲积平原自古以来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巴比伦、古埃及、印度、中国)。


战国(前476年—前221年)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界限,按传统的以某个帝王(天子)即位的时间作为朝代或时代的开始的话,就是周元王元年(前476年);


也有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为起始标志。现在主流的观点就是三家分晋,所谓的封建制度代替了奴隶制。


我们提战国七雄并不是说战国时期只有这七个国家。当时除七雄外,还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卫、东周、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七雄中,最先实行变法历魏国最初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实力仍较弱。

而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最终终结在了秦的手中。


秦穆公时秦国就称霸西戎,而后,秦国长期陷入低迷,屡为晋国所败。

至秦孝公时,下求贤令,重用卫鞅,进行“商鞅变法”(卫鞅封在商地,所以称商鞅)。


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的改革比较成功,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


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注:

1、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铁制工具的推广),封建地主经济发展(封建社会两大阶级形成,有了地主和农民),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壮大,进而他们就要求在政治上提高地位,解除领主阶级的特权,要求改革上层建筑以便与地主经济相适宜。另外,为了富国强兵,在争霸战争中取得优势,于是各国都开始了变法运动,主要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由于魏国最早变法,所以魏国成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而商鞅变法较为彻底,直接在经济上确立了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土地私有制,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最终秦国能一统六国。这就是易经中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里的“穷”要和“贫”分开,“贫”是没钱,“穷”则是绝境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