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境

 花满玉壶 2015-07-04

 意境

整理/花满玉壶 

意境,是诗歌创作和欣赏的重要审美标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主要研究课题。
但对意境的解释,干百年来,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
至今依然众说纷坛。
各方争论呢,咱们就不说了。
意境,显然是由两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意和境。
那么什么是意和境呢?
一般说来,所谓意,包括思与情。
这里,思是指思想内容。
境呢?是指象、景、事组成的形象。
象、景、事
当然,这里,“意”是融在“境”中的意,“境”是赋予了“意”的境。
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意”为灵魂,“境”为容貌,
“意”必须由“境”体现。
“境”必须有意才有生命。
诗人从生活中获取了感受,激发了不可抑制的诗情之后,
主要是看能否成功地创造出恰到好处的“境”。
假如创造的“境”与要表达的“意”互不关联,
彼此不能相得益彰,仍然会削弱诗歌的审美效果。
就这层意义来说,“境”又是决定意境成败的要素。
应当指出,我们这里讲的“境”不是指人们日常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而是指经过艺术加工后呈现在诗歌中的那种虚构的“境”,
它包括生活画面、景物图象及心象画面。
这就是意境中的那个“境”。
那么,什么样的“境”才符合诗词的规范和要求呢?
至少有如下几点
1.“境”的可感性。
形象思维的特点决定了诗歌意境中的“境”必须是具体可感的。
如: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入》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材,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乡秀色,空木共氤氲。
留意这几个字:万丈、红泉、紫氛
杜甫的《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一只失群的孤雁,不饮不食,飞着,叫着。
2.“境”的完整性。
意境中的“境”,是经诗人情思冶炼、熔铸的画面和景物,它是完整的有机体。
如杜甫的七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一句一景,不相连贯,是四幅独立的风画,一以贯之的是诗人的内在情感。
风景画
3.“境”的独特性。
诗人造境,也同诗人写情一样,应是新鲜独特的。
前人末道之境.是诗人创造的艺术新天地。
这里不分析例诗了,古代大家的作品基本上都符合这一条,如果不符合就没人称道。
意境并不玄奥神秘,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生活形象或生活环境)的统一,
是形与神、内情与外景的和谐完美的统一。
用通俗简明的话来解释,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
“境”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事物,
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
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寓理于境,或借境达理。
在这种艺术境界中,“意”并不是直接的倾露或抽象的论述,而是在画面中自然而然地让读者感知;
“境”也不是纯客观的外形摄像,而是渗透着作者的思想见解和感情色彩。
把感情含蓄在形象里,即意寓于境,境中见意,才能创造出意味隽永的艺术境界。
言归正传,说回意境。。
由于时间所限,不能做过长的篇幅,所以,下面只列出例诗,不再分析。同学们自己课后自己分析一下
1、实感性意境
“写境”
写实
写真
就是照相、录像那样的描述
诗人调动状物、描写、叙事等艺术手段,通过刻画形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
真实形象地再现客观环境。
这里写境的写字,是指描摹,
就像现在的照相一样,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再现。
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所谓无我之境,多是实感性意境。
无我之境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除了江春入旧年一句,其余均为实境。
2、改造性意境
即王国维所说的“造境”,
或“有我之境”。
即将客观环境和事物,经过主观的想象加以改造再表现出来。
其手法或者是以人拟物,赋予无生命的事情和物体以生命动态,
或是赋予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以人的思想和情感,
或是以物喻人,将无知的物体寄以灵性、托为有情,以造成物我交会的境界。
岑参《夜过磐石寄闺中》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
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
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张孝祥《西江月》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我们看看,现实中你可以对春色加以问讯吗?
作者的船是风吹过湖的吗?
显然,这些境象是作者心里的,
是作者心里揉和了自然境象和自己的主观思想创造出来的境。
贾岛《戏赠友人》: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改造性意境还包括
A、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蒋捷:《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煞尾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光的作为。
把流光比作染色的手笔。
李商隐的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B、兴
朱熹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所以,兴的意义,一是为了引起下文的开始之辞,二是兼有比喻的作用。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开头几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能裁衣。
杜甫《新婚别》的开头: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这三个都是开头。
3,含蓄性意境
所谓含蓄,就如清人刘大魁所说:“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
姜白石也说:“语贵含蓄。
东坡云:‘言已尽而意有余者,天下之至言也’。
含蓄就是把作者的深意隐含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之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含蓄的主要特点是意在言外。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秋浦歌??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4、联想性意境
是指发挥想象力将两个本来无关者挽合在一起,将两个互有差异的事物变得类似。
这种创造性的融合所产生的新意境,其前提是要在互有差异或并无关联的两个物体之间找到共同之处,才能产生联想。
这种创造性的融合,往往是通过象征性的比兴来实现的。因为赋体直陈诗意易尽,只有比兴才能含蓄多味。
施肩吾《观美人》:
漆点双眸鬓绕蝉,长留白雪占胸前。
爱将红袖遮娇笑,往往偷开水上莲。
从美人娇笑联想到水上莲花开放。
雍陶《送客遥望》:
别远心更苦,遥将目送君。
光华不可见,孤鹤没秋云。
崔郊《赠去婢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5、感悟性意境
即是让读者造成一种理性的领悟,明了诗内蕴藏之哲理。
这种意境的形成,或是靠跌宕的笔意,在警世的作用之外,造成一种教人省醒的悟境;
或是用痴情的语调,在世情常理之外,唤起一种纯真的情感;
或是采取无需回答的反问口气,造成一种自反自省、感触良多的余韵。
这些方法,皆有助于神韵的催生。
如岑参《韦员外家花树歌》: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君家兄弟不可当,列卿御史尚书郎。
朝回花底恒会客,花扑玉缸春酒香。
苏轼《水龙吟》后五句: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6、新奇性意境
即由意境的创新,发人之所未发而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
新奇性意境,主要依靠以下三种技巧:
一是无理而生妙意。
诗歌中的无理,也就是讲不合理可变为合理,不可能会变成可能,从而产生的新奇性意境;
二是在内容上推翻陈说,表现诗人对此的独特见解和新意;
三是在前人的诗句上点铁成金、翻空出奇,让人耳目一新。
杜甫《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中对王昭君故事阐发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见解。
我们着重看苏轼词《水调歌头》和李白诗《把酒问月》。
苏轼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诗《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苏词整篇脱胎于李诗,
但却没人把它们等同起来,
就是因为苏轼在李白诗的基础上创造出更新更奇的意境。


作业:这是本期最后一节课,所以词牌自选【选自我们学过的词牌】
1;严格按照所选词牌的要求去写
2;注意;立意明确,意境深远。
3;尽量做到情真,景真。
4;运用含蓄的特点,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