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桐城市各乡镇的介绍及其名称的由来,你知道几个?

 PJY图书馆 2015-07-04


周朝置桐国,唐初为同安县,属同安郡。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现已经是县级市)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桐城人,怎么能不知道桐城下面各乡镇名称的由来呢?


新安镇

【新渡镇】新渡镇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因古时官设渡口于此,故名新渡。又名新安渡,新安。

还有一个关于新安的传说,不过也没史证可寻。话说乾隆当政时,常微服私访。据说一次他化名洪立,下江南巡视民情,一行人行至桐西路旁小镇小憩时,见一农妇正在田间插秧,乾隆随口作戏道:“啰,啰,一天能插几千几百棵?”农妇抬头望了一下,接口对道:“哟,哟,一日可行几千几百脚?”乾隆顿觉有趣,佩服农妇口齿令俐,便走上前询问路径。农妇见来者是不俗之客,便引入家中饮茶。乾隆知桐城乃文化之邦,遂出联要农妇对,上联云:“新岁乾坤芳草绿,”农妇对曰:“安宁天下杏花红”。乾隆大喜,说:“善,此地宜名‘新安’。”临走前给农妇一围裙作谢茶礼。后乡人悟“洪立”为“弘历”,知乾隆帝至此,遂改小镇为“新安”。


青草镇

【青草镇】青草镇位于桐城市西南边陲,地处桐、怀、潜县(市)交界,旧称“青草塥”,系古老商贸名镇,曾有“小安庆”、“小上海”之美称。几百年来一直是桐、怀、潜三县(市)边境经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镇内交通便捷。


大关镇

【大关镇】是桐城市的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制盖之乡”、“蛋鸭第一镇”。自三国时有古峡雄关之称,宋、元、明、清时为桐城九镇之一。始称“北峡镇”,清乾隆年间改称“大关镇”。1992年3月撤区并乡时,分属大关、卅铺两镇。2006年9月区划调整,成建制合并成大关镇。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6度,北纬31度,北接舒城,东邻庐江,206国道纵穿南北,桐(城)、庐(江)省道横贯东西,卅(铺)、孔(城)公路连通东南,直通枞阳县,合九铁路跨越东部。全境三面环山,中部为丘岗,大关河、界河、兴店河、木桥河、大沙河源流其间。大关镇处在安徽省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1988.6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13.8千伏/平方米,年平均温度15.9℃,大于0℃积温5842.5℃,大于10℃积温5202.6℃,无霜期234.5天,适宜工、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济的生产与发展。全镇总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7.1万余人,辖15个村,644个村民组,其中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集镇居民2万人。


嬉子湖镇

【嬉子湖镇】嬉子湖镇地处桐城市东南,呈半岛状,三面环水,东邻菜子湖、白兔湖,西邻嬉子湖,嬉子湖镇就因嬉子湖而得名,于新世纪之初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陆地上的嬉子湖镇是湖中的长型半岛,嬉子湖、菜子湖、白兔湖,象条巨大的项链,从东、南、西三面环绕,快捷的江湖航运,使这儿成为上溯湖广、下达苏杭的'九省通衢'之地,这个桐城首屈一指水上重镇,恰似一块璀璨夺目的镤玉,曾引多少文人墨客、仁人志士趋之若鹜。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酣畅淳朴的风土民情,丰饶富足的水陆物产,处处沉淀着丰厚的旅游文化,正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历史久远而又活力四射的文都大地。


罗岭镇(今属安庆宜秀区)

【罗岭镇】以古镇罗家岭而得名,清乾隆时至民国初属大宥乡,民国31年(1942)改大宥乡为罗黄乡,建国初设罗岭、大王、大王、石桥、华潭、梅凤、西峰乡,1956年合并为罗岭、石桥华潭,1957合并为罗岭乡,1958年置罗岭公社,1960年1月改称罗岭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罗岭公社,1984 年公社为乡,1997年撤乡建镇,为桐城市管辖,2005年5月28日,归属安庆市宜秀区。


吕亭镇

【吕亭镇】城东边的吕亭,古称张家岗,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曾来此扎营建亭,故改名吕亭。吕蒙任东吴中郎将后,经常率军转战四方,一次他从舒州往安庆进发,过了北峡关,进入张家岗,驻马四望;北面青山逶迤,气势磅礴,南面原野广袤,一碧万顷,东接庐江、舒城,西通潜山、安庆,真乃屯兵养马、布阵作战的好地方。这一次他因军务在身,只是嗟叹一番,也就依依不舍地走了。赤壁之战,他撵走曹军以后,又一次来到张家岗,并就地安营扎寨,修建起一座路边长亭,在长亭下还凿起一方泉水池。这一亭一池,后来都成为过往行人歇息、解渴的最好场所。人们为了感谢吕大将军,就将长亭称作“吕亭”泉池称作 “吕泉”。100多年后,南北朝期间的宋武帝,也看重这个地方,在此设置了“吕亭左县”,围绕四周修起了一道城池。到了明朝,开国不久的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3),又在这里设了驿站,称“吕亭驿”。这样,“吕亭”的名字,就载入地舆,世代相传了。

这则传说,叙说的是“吕亭”的由来,这里涉及到真实的古建筑,以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其人其事是否绝对真实姑且不论,但它所反映的三国至明朝初年这一段吕亭的历史,到现在人们还把它当作事实,而“吕亭”的名字也延用至今,现在已成了桐城市的名镇“吕亭镇”。


孔城镇

【孔城镇】相传自三国吴将吕蒙屯兵筑城于此而得名。孔城,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宋《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镇内明清古迹比比皆是,'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归帆'、'桐梓晴岚'三景出自孔城;镇北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著名佛教胜地--藻青山,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玲珑;镇区内孔城老街,全长2公里,临街铺面保存完好,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著名的桐乡书院、朝阳楼坐落其中,沿街建筑风格古朴苍劲,木制阁楼、青石板街面更是江北奇观。镇党委政府正全力配合中坤集团做好老街开发与修复工作。清代文学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戴名世,于康熙五十二年卒后,葬于今清水塘村南山岗,其墓俗称'榜眼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甲镇

【黄甲镇】安徽省黄甲镇地处桐城西部,距市中心10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07平方公里,辖8个村,人口1.4万。镇内资源丰富,山场面积1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是“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区和中药材生产基地。盛产优质食用菌、名贵淡水鱼,它们与以石灰石粉、油漆鬃刷、烟机配件、金属复合、黄铁砂矿开发等待业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构成了该镇的支柱产业。全境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有高山古刹、名人墓群,是理想的休闲度假场所。


唐湾镇

【唐湾镇】唐湾镇由原唐湾镇和大塘乡合并组建,位于桐城市西部边陲,距市区32公里,东与黄甲镇接壤,南与青草镇毗连,西邻潜山,北接舒城,平均海拔680米。唐湾镇国土总面积75平方公里,山场总面积7.4万亩,是本市主要林区,耕地面积4871亩,分布于北冲河、南冲河河谷。唐湾镇辖8个行政村,147个村民组,2005年末总人口15000余人。


范岗镇

【范岗镇】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范岗镇,位于桐城市区以南,毗邻城区。境内合九铁路、206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纵穿南北,交通便捷。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7万人,镇区常住人口1.2万人。

全镇区域内现有安庆市示范高中一所,初中两所,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骨科专科医院和标准化中心卫生院各一家,自来水公司两家。


金神镇

【金神镇】金神镇位于桐城市东南,距市区17公里,九二年由金神乡、天林乡、塘桥乡合并建镇,金神镇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现辖17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273个村(居)民组,九九年末共有7677户,32562人。多年被评为桐城市“明星乡镇”、安庆市“十强乡镇”、安徽省“五十强乡镇”、全国“百强乡镇”。


双港镇

【双港镇】双港镇位于桐城市东南部,毗邻省级双新经济开发区。双港历史悠久,北宋时为全县古镇之一,南北均可泊船,故名双港。所属练潭为古驿站,清代列为桐城四大名镇之一。双港交通便捷,沪蓉高速、杨新公路(省二级公路)穿境而过,206国道、京九铁路近在咫尺,距合肥经济圈仅1小时车程,全镇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现辖18个行政村,镇域总人口5.5万人。

双港镇是桐城的经济重镇,素有“塑料之乡”、“鱼米之乡”、“教育之乡”之美誉,是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中心建制镇,2009年被列为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


鲟鱼镇

【鲟鱼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原名“鲟鱼咀”的桐江居委会而得名。座落于桐城市东南隅,地处长江之滨,位于菜子湖出口处,通江之咽喉,周边与安庆市迎江区、枞阳县和池州市接壤,为桐城市之飞地。辖桐江、内江2个居委会,面积2.81平方公里,人口1000人。 鲟鱼镇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境内产业主要有江海航运、船舶修造、水产养殖、绳网织造、成品油销售,煤炭沙石销售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其中长江和近海航运是鲟鱼镇的主导产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