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的宗教问题

 泽宇方圆 2015-07-05

 新《西游记》出现了硬伤,在车迟国和后面几集中使用了伊斯兰建筑,车迟国国王前面坐着四位戴头圈和阿拉伯长袍的大臣,这和原著及历史均不符。

吴承恩在15回中提到了唐朝玄奘取经回国之后才出现的穆斯林,还用了一个明朝时的称谓“回回”,这是文学无法脱离现实生活的例证。清朝沧州人纪晓岚注意到百回本里的很多官职名称使用的是明代官制。

不仅如此,在百回本《西游记》中很多妖精的口音都是明朝方言,在天下第一坑里一群唐朝妖精在唐僧三人掉进坑里时就用明朝方言大叫:拿将来!拿将来!这口音让我想起了明朝另一部小说《水浒传》中吃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毕竟吴承恩是明代的人,讲的虽然是唐朝的事儿,结果却难免带着很多明朝那些故事儿。

 

但是吴承恩在之后的所有文字里没有提到穆斯林,因为他在研究玄奘取经经历的时候没有发现任何关于穆斯林或回回的记载。

其实玄奘取经的公元627年新疆大部分地区都是佛教文化区。

穆哈默德公元610年创立伊斯兰教,公元630年才控制麦加,在这之前,伊斯兰教的影响范围不超出阿拉伯半岛,玄奘取经的时候伊斯兰教还没有扩张到中亚、东亚和南亚。

事实上直到玄奘取经回国几十年之后,伊斯兰教才开始大规模扩张,因此玄奘在取经的时候经过的所有中亚和南亚地区都是不大可能遇到回回的,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没有任何关于伊斯兰教的记载。
    百回本里出现了回回,只能说吴承恩对伊斯兰教宗教历史不清楚。

 

百回本里涉及到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所以吴承恩不了解伊斯兰教宗教历史不是个很大的问题!

道教成分和儒教成分进入《西游记》也是在杂剧和平话代就有了,有学者认为吴承恩在百回本中有“儒释道三教一家”的思想,其实这种思想源自平话代《西游记》,但吴承恩继承甚至发扬了这一传统。

 

但是吴承恩居然对佛教、道教也基本是外行!

吴承恩创作百回本《西游记》主要是文学目的,政治暗讽目的不是主要目的,甚至弘扬宗教也不是主要目的,从书中写红孩儿被观音收为善财童子、通天河写鱼篮菩萨的由来都说明吴承恩是一个对佛教历史所知甚少、对宗教没有多少研究的人,否则就不会乱编神仙的家谱。

最搞的是,吴承恩在第13回中管玄奘法师叫陈玄奘,大家知道出家人的法名是不能和出家前的俗名混一起叫的,否则你是出家了还是在家呢?这不是吴承恩有意恶搞玄奘,而是无意中玄奘“被”搞了一把。

 

但是从文学角度讲这可能反倒是吴承恩创作百回本《西游记》成功的一个积极因素,因为不受宗教框框的束缚,吴承恩创作故事的时候就更加挥洒自如!

百回本《西游记》虽然不是正规的佛教书籍,但是却以一种最通俗的方式讲解了佛教中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最重要的是百回本《西游记》的流行程度和在中国老百姓中的接受度是任何一部佛教经典都比不上的,是中国佛教的通俗“圣经”,这就是流行的意义。

 

其实从吴承恩人生经历来看他对宗教没有多少研究这件事很好理解。

他最大的愿望是当官、之后是写诗、再之后是写词,讲故事还要排在喝酒后头,所以吴承恩最擅长的是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即使是在讲故事时诗人吴承恩也没有忘记秀自己的诗词),他没有研究宗教的学术氛围。

国家教育部让他学了那么多年这书那经唐诗宋词找工作时一点没用上,考了一堆证却一直待业在家,到了60岁退休的年龄才成功就业混了一个副处,结果虽然宗教知识不足,但是不知道哪天喝高了吹牛讲个神话故事却火了。

这事儿恐怕连吴处自己都想不通。

没办法,谁让群众就好这口儿呢?

老百姓就喜欢看低俗的小品,老百姓的逻辑非常简单但绝对正确:日子苦,谁能让老子开心几分钟老子就捧谁的场!

   

我们从技术上理清了吴承恩是如何写百回本《西游记》的:

那就是以玄奘行程为主线安排故事顺序,考证从前版本故事并利用玄奘历史行程素材创作故事。

但在素材使用上不拘历史原意也不为宗教束缚,随手拈来,自由发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