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的移动城堡

 浩之瀚海图书馆 2015-07-05

公元608年,隋炀帝第二次北巡。大臣何稠创制了六合城作为皇帝行宫的城寨。六合是个边长为六尺的标准模数化的木预制构件单元。每个单元之间可以在任何一面相互连接,故称六合。六合的一面安装可拆除的涂有青色油漆的木板。六合城在高度上采用六块六合拼合,高三丈六尺,加上六尺高的女儿墙板,总高四丈二尺。横向连接形成一个边长为120步(177.6米)的正方形的可拆卸城墙。六合城设有南北城门包括城门楼,四角起角楼。并按天子礼仪绘彩画。皇帝的行宫—六合殿也是用六合拼装而成的。

此外何稠还设计了完备的警报系统-击警。他在六合城外围每2丈设一根小木柱或铃铛;柱头安放尾巴上装有绳索的短箭,离地0.74米高,绳索把各个柱子和铃铛联系在一起,最后和城门上的槌磬联系起来。如果有人碰了绳索,铃铛就会响成一片,同时联动木槌敲打钟磬2下而示警。警戒圈里还设置3道机关来阻碍行刺者的强行闯入。第一道是六合车,就是每辆车上安放3块一面设板的六合。车横木可以拆下来安放在车子的间隙交叉组合作拒马枪。车上安装顶棚,棚下设一具平射弩,每个弩有五个人轮流看守。第二道是地上的铁菱。最后一道是蛰鞬,就是带有触发装置的床弩,每张床弩长6尺(5.76米),宽3尺,床的横木上密密麻麻安放长0.148米长的钢锥,设定好机关后,尖冲外。机弩用绳控制触发,刺客碰到绳索,弩箭就对外发射进行攻击。

公元607年杨广率领50万士兵和大臣们第一次出塞北巡。7月,驻扎榆林,设宇文恺设计的大行殿七宝帐和行城。宇文恺的行城就是用木板为内衬同时外面覆盖画有城墙的布匹的临时城墙。训练有素的士兵们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在前来朝拜的酋长们的面前呈现一座城门楼和敌楼都具备的城池。这座行城可以在号令的指挥下缓缓移动。这个周长达2960米的城墙的移动实际是由在后面的士兵来掌控的。因为城墙挡住士兵的脚,所以不明其理的部落酋长们以为隋炀帝有如神助。而当突厥启民可汗进入用夜明珠照明可容纳3500人(这里是按《隋书》说法,《五代新说》则称可容纳几百人)的大行殿七宝帐时,被豪华的陈设以及隋炀帝表现出来的场面所震撼,不由得表达了对杨广的效忠。

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青海,彻底打垮吐谷浑部落。随后,回师燕支山召见了西域38个国家的君主。杨广的临时行殿就是宇文恺设计的观风行殿。观风行殿是包括现代建筑史在内唯一的一栋可拆卸反复使用又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借助外力作用下移动和转动的建筑。观风行殿全部是由预制木制构件拆卸拼装而成。当搭建完毕,上面可以容纳数百人。大殿的基座下安放有轮轴,大殿可以很容易被推动、转动或移动。等宴会结束,再把大殿拆除装车运走。隋炀帝在燕支山的大会上宣示了自己在西域的领主地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东北高句丽的君主没有前来报到。这一年,隋帝国的疆域达到459万平方公里,人口46019956人。并把中国的影响力延伸到漠北和中亚。

在杨广的六合城和观风行殿之后,就很难再发现关于可拆卸装配建筑的记载。唐宋之间,尤其宋朝更倾向于采用丝绸和布匹搭建临时建筑。只有在元朝,有工匠把南方的材料和蒙古包的建造方式结合起来而创造了可拆卸异地装配的建筑。这就是马可波罗在上都看到的忽必烈的金色活动宫殿。宫殿全部用宽三掌的竹茎拼装而成,里面镀金,外面涂漆防腐。在短时间内可以拆卸成散片并根据大汗的命令运往别处。拼接的时候用200多条丝绳系紧竹茎即成。具体形状不明,这也是大型可拆卸建筑在中国古代史里的最后记载了。

公元612年,隋炀帝终于正式发动了第一次对高句丽的战争。何稠为皇帝制作了更大的六合城,周长长达八里,连女儿墙计算在内高十仞(20.72米)。上面站满全副武装的士兵,插满旌旗和仪仗。四角设有望楼,中央开三个门。门后设可以容纳600人的皇帝行殿。工兵训练有素,一夜之间就在高句丽的城外建设完成,这让高句丽人惊奇不已。但惊奇归惊奇,高句丽人(不是高丽人)最终还是赢得了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