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场 | 一位父亲送25岁儿子“死字旗”:伤时拭血 死后裹身

 mxb08 2015-07-06

  

△视频:父义子忠 死字旗背后的民族魂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这段文字摘自一面“死字旗”,它是78年前,抗日战争中,四川安县一位父亲为鼓励儿子慷慨赴死,上阵杀敌所制,如今这面旗帜珍藏在成都建川博物馆。


  6条中国军人的命换1个日本军人 那也要上战场杀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在对日战场上节节败退,使得南京国民政府被迫退守重庆,另一方面此时孤立无援的中国,物资供应只够维持不到三个月,抗日战争已经到了最艰难的阶段。由于武器装备落后,以当时的敌我力量对比,基本上是6个中国军人,换一个日本军人,对于中国人来说,战场更像是绞肉机,上战场就意味着死亡。


  但半壁江山的沦陷燃烧着每一位国人的心。四川安县曲山镇的一位小学教员王建堂,按捺不住心中悲愤,主动请缨,杀敌报国。很多志同道合的青年纷纷响应,很快王建堂就组织了一支176人的队伍,给县长写了血书,并取名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


  时任安县县长的成云章,很快批准了王建堂他们的恳请,将他们统一编入了当时的安县义勇补充队,并以县政府的名义,在县城公园门口,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当时是1937年的深秋,下着冷雨,送行的坝子上却站了大约3000人。

  “不愿你尽孝,只愿你尽忠” 父亲制死字旗让儿慷慨赴死

  欢送会的前几天,即将离家的王建堂跟父亲辞行。此时,年近六旬的父亲王者成才得知儿子要为国尽忠的决心。他知道儿子去参军是九死一生,几晚上没睡着觉,他有泪只能往心里面流。

  几天后,王者成老人从镇上扯了5尺白布,挥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死字。儿子出征在即,年迈的父亲无法前往几十里外的县城送行,便托人将这面死字旗送至县政府,转交儿子,以壮行色,让他慷慨赴死,去为国家,为民族洒尽最后一滴血。

  当这面死字旗展开时,在场之人无不为这旗帜上的文字震慑鼓舞: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在1985年的安县县志上,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详尽地说明——民国26年(1937年)12月,安县爱国青年响应抗日号召,组成百人抗日壮丁队,公举王建堂为队长,其父从外地邮寄一面旗帜给儿子,勉励其英勇杀敌。

  传奇经历:九死一生 死字旗拭血伤口

  欢送会后,王建堂带着队伍经成都至重庆,被编入二十九集团军野战补充二团,经数月整训后,奉命调往湖北参战。

  从军后的王建堂,没有让父亲失望,他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鄂西会战、大洪山保卫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等大小战役数十次。虽屡立战功,但战场的残酷,令他毕生难忘。通常他和战友一同出发,往往能回来的只有几人……


  当年和王建堂一起请缨抗日的同乡,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自己也先后四次负伤,每次都是用死字旗包裹伤口。他会把沾满鲜血的旗子收藏好,说这是活着回去后对老父亲最好的交代。

  死字旗原件已遗失 精神永流传

  抗战胜利后,王建堂活着回到了家乡和父亲团聚,但那面沾满鲜血的死字旗却在战场上丢失了。

  1992年,王建堂在北川病逝,终年80岁。如今,这面珍藏在建川博物馆的死字旗,是王建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凭着记忆复制的,虽然只是一件复制品,但它依然在向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所经历的那段苦难与悲壮的岁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当年,日本军国主义野蛮入侵,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境地。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国民族危急!”每个中国人都要面对“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独立还是亡国?”的严峻问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面旗子,是四川人的缩影,是中国人、中国男人和中华民族的缩影。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江平

记者/刘超、方舟

编辑/李谨希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为死字旗的英勇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