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岁川军士兵出征前,老父赠送“死字旗”: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柳家李红 2022-02-01

建川博物馆内有一面五尺白布做的大旗,参观者无一不动情落泪,它背后有怎样的感人故事呢?

故事要从1937年说起,这一年,抗日战争已经到达了最艰难的阶段。王建堂作为四川青年的代表,主动请缨杀敌,更号召了上百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组建了一支义勇队。王建堂的父亲王者诚得知儿子请缨出川抗日后,立马给儿子寄去了一面旗,中间的“死”字十分醒目,左右两侧还有几行小字。

左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右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者诚明白自己年老,不能陪儿子一起上阵杀敌,便赠送这块白布陪在儿子身边,希望儿子受伤时用它擦擦血,牺牲后拿来裹身。试想一下,天下哪个老父亲愿意看着儿子去送死呢?王建堂的父亲却以实际行动勉励儿子,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位老父亲浓浓的爱国情怀。

就这样,25岁的王建堂带着“死字旗”踏上了属于他的革命生涯。在四川组织义勇队只是第一步,由于他刚一参军就带了一百多人,所以他一开始就身兼重任,当起了见习排长。在湖南夜袭日军时,王建堂一改往日的文弱书生形象,在前线指挥战士们上阵杀敌。一个昼夜之后,敌人死伤上百,而他率领的队伍仅牺牲两人。

之后,王建堂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等十多个战役,他先后负伤四次,每次受伤流血,他都拿出父亲送的“死字旗”擦拭伤口。由于他的英勇善战和指挥有方,慢慢地,他从排长升到了副营长。

1950年,王建堂回到了家乡四川安县,与他一同上前线的同乡战友大部分都已经战死沙场。1992年,80岁的王建堂因病去世。遗憾的是,那面沾满鲜血的“死字旗”在战场中丢失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博物馆内的“死字旗”是根据王建堂的记忆做出来的复制品。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