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杨家将:昌平侯杨洪

 飞云阁0811 2015-07-06


 


  宋、明两代的“杨家将”,在抗敌御侮方面颇有相似之处。而明代的杨家将,知之者少。本文贴补了这一空白。

  “杨家将”故事在中国流传颇广,几乎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故事的原型是北宋名将杨继业和他的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他们是在宋朝与契丹、西夏间的民族对峙和冲突中涌现出的一批杰出军事将领。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杨家将”是忠勇爱国、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

  有关“杨家将”的故事最早见于金院本,宋元之际又有话本和杂剧行世。及至明代,除了传统的戏曲和平话之外,又产生了如《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等小说。“杨家将”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当宋代“杨家将”故事在明代得到广泛传播之际,在明朝的北部边塞上却活跃着一批真刀真枪的“杨家将”。他们同出一门,为父子伯侄,在抵御蒙古部落不断南下侵扰、掠夺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先后荣升至镇守一方的总兵官,为明朝守御九边重镇宣府、延绥和大同。

  和宋代“杨家将”几乎总不免忠而受屈、沉潜下僚的命运相比,明代的“杨家将”要幸运得多。他们生前大都封爵挂印,官至极品,在短短两代人的时间内就开创了“一门三侯伯”的盛况,成为有明一代著名的将门。

  明代“杨家将”的故事在今天恐怕知者甚微,但其忠勇爱国的精神和抗敌御侮的勋业却丝毫不逊色于宋代“杨家将”。其中关键人物是杨洪,他一生披坚执锐,为明朝镇守北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中期发生“土木之变”后,杨洪积极配合兵部尚书于谦坚守宣府,为保障京师安全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又以古稀之年率兵勤王,奋不顾身,转战千里,打退蒙古瓦剌部的入侵,连皇上都被俘去,一时群龙无首的明王朝安然度过一场空前的政治危机。

  杨洪,字宗道,生于洪武14年(1381)9月16日。祖父杨政原籍江苏六合,元末随开平王常玉春起义,因功受封为陕西汉中卫左所世袭百户。杨洪的父亲杨景是杨政长子,杨洪又是杨景的长子,所以一生下来他的命运就被注定了:他将是未来的陕西汉中卫左所百户。但杨洪日后封侯挂印,名列青史,成就远在这个小小的世袭百户之上。杨洪母亲施夫人出身姑苏名门,自幼教他读书识字。父亲杨景则督促他勤练骑射之术,以便长大后继承祖业,从军报国。由于良好的家教,杨洪长大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功,尤其擅长马上骑射,每射必中,箭无虚发。他还熟知书史,胸有韬略,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伊始,立意削藩,引起皇子燕王朱棣的不满,乘机挥戈南下,以“靖难”的名义与建文帝公开争夺帝位。建文四年(1402),两军在安徽灵壁对垒,效忠建文帝的南军大败。身为南军百户的杨璟就在这场战役中殉职,消息传到陕西汉中,合族举哀。永乐初,杨洪承袭父职,并接到军事调令,要他到远在极边的开平卫(在今内蒙古多伦)戍防。家里人都替他担心,年仅二十二岁的杨洪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慨然地说:“大丈夫立功名宁在跬步之内!”


戍守开平卫


  杨洪刚到开平后不久,就碰上几次不大不小的战役。每次遇敌,他总是第一个策马突入敌阵,表现十分武勇。负责驻防开平的城安侯郭亮因此特别赏识杨洪,把杨洪收在自己的帐下参谋军机。

  永乐八年(1410),明成祖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北征蒙古阿鲁台部。大军自北京经居庸关、宣府北上,道出开平卫(在内蒙古多伦)。杨洪自然也在从征之列。这对一个初出茅庐、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军官来说,实在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斡难河(成吉思汗的发祥地)一役,明军大败阿鲁台部。杨洪在这次战役中,冲锋陷阵,一马当先,给明成祖留下深刻印象。明成祖亲手斟酒犒赏他,说“酹此壮汉”!还当面夸奖他是“将才”,让近侍把杨洪的名字记下来,以备日后擢用。

  明朝自永乐到宣德数年间曾七次对漠北蒙古发起大规模征讨,其中五次明成祖皆御驾亲征。明成祖历次亲征,内阁大学士杨荣都随侍在侧,参与机务,因而得以“明悉边疆险易,熟知边疆干才”。杨荣在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与杨溥、杨士奇并称“三杨辅政”,是内阁实力派人物。杨洪每次也在从征之列,这使他有机会接近随侍在皇帝身边的大臣,和内阁大学士杨荣更是建立了特殊交情。杨洪日后功成名就、仕途发达,除了因自身出色的军事才能之外,也多有赖于他和廷臣之间建立起的这种良好关系。

  杨洪和内阁大学士杨荣的交情可以从保留在《杨文敏公集》里的两篇文章得到证实。一篇是《赠游击将军杨宗道升都指挥使同知序》,一篇是《忠义堂序》。正统二年冬,杨洪戍守独石。蒙古入侵者犯边,杨洪接到上级命令,要他加强防备。杨洪时任游击将军,常率领精锐骑兵小分队在塞上巡逻。一天,他得到情报获知蒙古骑兵来犯,当即派遣罗卒侦察敌情,然后亲率骑兵在大漠中疾驰两百里,绕到敌后断其归路。满载而归的蒙古兵全无防备,被杨洪的骑兵分队一冲即散,抛下刚刚劫夺来的人口牲畜,落荒而逃。杨洪乘胜追击,斩杀敌寇,大获全胜。这一战役显示了杨洪一惯的用兵之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善以奇兵取胜。捷报传到朝廷,朝廷赏功,杨洪被擢升为都指挥使同知。杨荣为此写下了《赠游击将军杨宗道升都指挥使同知序》一文以示祝贺。

  杨荣的另一篇文章写在杨洪被擢升为镇朔参将、万全卫都指挥使之后。杨洪曾在自己的任所建起一座大堂,取名“忠义堂”。建成之后,特派儿子杨俊到北京杨荣府上请求杨荣为“忠义堂”作序,以志其胜。杨荣欣然命笔,草成《忠义堂序》一文。文章首先回顾了杨洪在开平任上的表现:说他与部下同甘共苦,作战机智勇敢,奋勇当先。骑射功夫十分了得,威震敌胆,战功卓著,故晋升较快。然后站在政治的高度,肯定了杨洪身为武臣的操守和作为:“宗道遭际圣明,祗受委托而当一方捍御之重,鞠躬效劳,夙夜靡懈,位高而不矜,功成而不炫,非以忠义存其心,能若是哉?”


木秀于林


  青年杨洪从陕西汉中调戍开平后,如锥处囊中,很快脱颖而出,受到朝廷的倚重,但也遭到同僚的妒嫉和排斥。宣德七年(1432),杨洪受命在宣府以西的一个战略要点西猫儿峪筑城,城筑就之后又受命领兵防守。西猫儿峪孤悬塞外,守备相当不易,但杨洪出色地完成了任使。皇帝为此特意传玺书褒奖他:“洪为国尽力,不避险艰,朕用玺嘉。宜益慎重,毋轻而脱。有挟私害尔者以闻,朕必治之。”此后凡有对杨洪因妒生恨、想寻机陷害他的人,朝廷果然严惩不贷。指挥杜衡诬奏杨洪的过失,朝廷把他贬到广西;部卒李友告发杨洪“隐私”,朝廷效法宋太宗宠任郭进的典故,把李友交给杨洪处治。正统元年(1436),内臣韩政、阮鸾上疏攻击杨洪,英宗当面将二人驳回,斥责他们必是受了小人唆使。

  不久朝廷提拔杨洪担任都督佥事李谦的副手,委以戍守赤城、独石的重任。李谦年老怯战,与杨洪积极任事的作风相左,杨洪每次调军部署作战,他都暗中作梗。朝廷察知实情后就把李谦撤职,让杨洪代理其职。杨洪的成功因与朝廷对他的爱护和支持分不开。《水东日记》的作者、明人叶盛就曾指出:“杨武襄洪为人虽尚权谲,然有威严,将士知畏之,此其所长不可掩之者。亦赖朝廷主张以成其名耳。盖自宣德、正统以来,受知于上,阁中庐陵杨公辈皆爱重之。”


从世袭百户到宣府总兵


  明朝从宣德三年到正统十四年共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与漠北蒙古之间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蒙古诸部的小股骑兵仍不时南下侵扰,伺机劫掠,给边塞人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明朝降至正统年间,因晏安日久,文恬武嬉,武备废弛,边将和监军都热衷于营私舞弊,侵吞屯田,私役士卒,盗用军储,遇敌则畏缩不前。杨洪独以敢战著称,成为正统年间中外著名的良将,朝野公推边将之中智勇第一。

  宣德十年(1435)英宗即位后,鉴于边政日趋腐败,急欲延揽人才以图改革。尚书王骥上书言边事,指出边军怯懦皆因平素缺乏训练所致。他认为只有杨洪堪当守边重任。陕西参政年富也上书议论边政,他批评边将“竞恤其私而忘国家”,感叹“苟得如洪者二三人即边患可弭”。英宗于是特召杨洪入朝,面询安边策,因所言切中要害,升杨洪为开平卫指挥使。

  杨洪“每战必捷,未有小挫”,沉重打击了蒙古入侵者的嚣张气焰,使得长期和他交战的蒙古诸部对他颇为畏服,尊他为“杨王”。杨洪也因此逐步从一个低级世官升任到为镇一方的主帅。正统十二年(1447)年,六十六岁的老将杨洪以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官阶,挂镇朔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明朝九边重镇之重——宣府。宣府军民获知这一任命后个个欢天喜地,相互祝贺说:“有杨将军镇宣府,咱们从此可以安安稳稳睡大觉啦!”


“土木之变”,临危受命


  正统十四年(1449)英宗朱祁镇受司礼太监王振挑唆,率五十万精锐部队亲征瓦剌蒙古。大军行至土木堡,遭到蒙古兵的袭击,结果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瓦剌蒙古部的也先太师把英宗居为奇货,在“土木之变”后的两天内三次挟英宗到宣府城下,令驻守总兵官杨洪开门迎驾。杨洪深知宣府一镇扼守京师门户,门户一开则京师危在旦夕,所以他托辞闭门不纳。也先一计不成,又生出一计:他令英宗御笔亲书,写信给杨洪。杨洪接信后原封不动派人送往京师。此时,英宗弟弟朱祁珏在于谦等大臣的吁请下临危监国,是为“景帝”。景帝接信后,马上派出特使,指示杨洪对也先的要求不予理睬。为了嘉奖杨洪的守城之功,朝廷在于谦等人的举荐下,火线特封杨洪昌平伯。杨洪受到朝廷的鼓励,守城之志愈加坚定。

  也先抱着侥幸心理,又带着英宗去叩大同城门。守将郭登也坚辞不出。也先两处碰壁之后,决定孤注一掷,纵师深入,企图一举攻下北京城。但他看到北京城在于谦、石亨等文武大臣的坚守下攻取无望,同时又害怕杨洪切断他的归路,以致腹背受敌,于是不得不草草收兵。

  京师被围困之时,朝廷飞书调遣各路大军赴京勤王。杨洪接信后,与孙镗、范广将兵两万挥戈入卫。及至,京师之围得解,他再受命追剿残敌,歼敌于涿州、紫荆关等处,至霸州固安一带一举斩首480多级,生擒48人,缴还所掠人口万计、牲畜弓刀无数。

  瓦剌退兵后,朝廷论功行赏,进封杨洪为昌平侯,加授“奉天栩运推诚宣力武臣”勋号,特进荣禄大夫、柱国,赠世券,食禄1100石。昌平侯杨洪受命暂留京师,负责操练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在内的京兵,兼掌左军都督府事。每有建言,多为朝廷采纳。

  景泰二年(1451)夏,为加强宣府重镇的军事防卫,由于谦举荐,七十高龄的老将杨洪挂镇朔大将军印,再度出镇宣府。他的两个侄子杨能、杨信分别被擢升为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充任他的左右参将。杨洪庶长子杨俊,则任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留京师总领三千营。杨洪一向处事审慎,功高却不跋扈。此时看到自己一门一侯三都督,皆手握重兵,官至极品,反倒忧心起来。他上书乞求致仕,不准;又请求把自己的侄子移镇他处,又不准。八月,杨洪染疾还京,九月十二日病逝,享年七十岁。先葬在北京西山泉宫,朝廷追赠为颖国公,赐谥武襄。后迁葬河北赤诚,与母亲施夫人葬在一起。


身后萧条


  杨洪是明朝继徐达、常玉春一代开国元勋之后崛起的新一代军事将领,他生历明朝最强盛的“永宣盛世”和由盛转衰的正统、景泰两朝,先后置身于九边要地开平和宣府,凭着自己的忠勇胆识和机变韬略,兼以朝廷的倚重,终于得以一展长才,由一个世系百户逐步荣升至雄镇一方的主帅,以至封侯挂印,名列青史,及寿而亡。和宋代“杨家将”,及明朝后期的军事将领如戚继光、袁崇焕等人相比,杨洪堪称是一位“善始善终,福寿双全”的大将。


明代杨家将:昌平侯杨洪
▲杨洪土木之变地图


  杨洪病逝后,朝廷依为功臣画像的传统惯例,为杨洪作了画像。像成之后于谦题写《颖国武襄公杨洪像赞》。赞曰:“神完气充,貌伟言扬。江湖宇量,铁石肝肠。胸盘韬略而神鬼莫测,手操剑戟而星斗垂芒。摧锋万里,轰雷迅电。号令三军,烈日秋霜。功在朝廷,威振边疆。一骑前驱,万夫莫当。旌旗所指,犬羊遁藏。知其内者以为孙吴管乐,识其外者以为卫霍关张。曰福曰寿,自天降祥。尔公尔侯,子孙蕃昌。噫!斯人也,所谓勋业盖世而身名留芳者欤!”

  然而杨洪的后代却没有像于谦在像赞里所祝愿的那样,“尔公尔侯,子孙蕃昌”。杨洪去世后,嫡子杨杰袭爵,不久亦病亡没,庶长子杨俊随后袭爵。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重登大宝后的英宗把杨洪“土木之变”后以国家社稷为重而未能开门迎纳他的旧账算在杨洪儿子头上,加上石亨等人跟杨俊有宿怨,乘机栽赃诬陷,杨俊竟被加上“土木之变”坐视英宗被俘不救,及党附于谦等莫须有罪名,被夺爵问斩,弃尸于北京西市刑场。

  关于昌平侯杨俊的死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杨俊被绑赴刑场时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然而正当行刑之际,一个全身缟素的青年女子一路高呼着“天啊,屈杀忠良了”!跌跌撞撞地赶来,此人正是杨俊素日相好的京城名妓高三。她把杨俊的头颅和身体用针线缝合在一起,嘱咐前来收尸的杨家人厚葬情郎,在一番哭祭之后自己也吊死在刑场上。

  和杨洪的两个侄子杨能、杨信相比,杨俊似乎具有更多侯门公子哥儿习气。他一生不知惹了多少事非,曾多次被下狱问斩,多亏了乃翁的声望和爵位的保护,每次总能化险为夷。这一次却没有逃脱,终于走上断头台。他的死,既和他一惯为人豪横得罪了不少人有关,根本原因则是“土木之变”后父子皆拒绝开门接纳英宗埋下祸端。当时即有公论,认为杨俊死于“不忠”的罪名是很冤枉的。杨俊能文能武,很有才气,也不乏英雄气概,临刑前谈笑自若,毫无惧色。

  杨俊子杨珍受父连累被流放广西,直到宪宗即位后才被召还,仅授以“龙虎卫指挥使”。一代名将杨洪生荣死哀,然而他的子孙零落、身后萧条。关于他的后人,我们仅知他的玄孙杨钺在嘉靖和隆庆时曾任宣府参将,后升至副总兵,其余后人就都默默无闻、下落不明了。盛名遭嫉,盛极必衰,杨洪生前即深具忧患意识。他所担心的灾难性宿命因他本人早逝而侥幸逃脱,却最终落在他的儿孙头上。假如他的寿命更长一些,活到天顺年间的话,他的结局或许也免不了如于谦和杨俊那样被诬以“谋逆”之罪西市问斩。这样看来,昌平侯杨洪仍不免是个悲剧人物,只因他死得其时才使他免遭功成身戮的下场!

  文章来源:《文史天地》第164期

  作者:杨 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