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黄芩与黄连的区别

 johnney908 2015-07-06
黄芩又名腐肠,空肠,多中空。我们知道中空的药物如木通,麻黄,大多具有通的作用。相反,黄连就生的比较结实,药房抓黄连时,一般都要把它捣碎。再看采收季节,黄芩多在春季至夏初采收(也有在秋季的),有一定的生发之气,黄连却是立冬以后采收,很明显收藏之气为主。小柴胡汤要枢转气机,用柴胡配黄芩,不配黄连,因为黄连以收藏为主,无生长之气,会“拖累”柴胡。黄芩黄连都可以治湿热痢,但配伍方向不同。黄连必配动药,如香连丸,如果没有木香恐怕就会固邪。黄芩就不同了,黄芩汤治利,配伍芍药,甘草,大枣,没有太动的药。其实黄芩汤不太能说明问题,因为仲景书中利痢不分,我们无法确切知道黄芩汤治的到底是不是湿热痢。在《证治汇补》中有一首芩朮汤,是治疗痢疾的,组成是黄芩,白术,甘草。这样的配伍不怕留邪,就说明了黄芩本身有疏通作用。黄连常用的方还有交泰丸,左金丸,及治疗口疮用的黄连细辛药对,里面都是配伍了一味辛窜的药物,以防止黄连过分固涩。西医常用黄连素治疗痢疾,用中医的观点来看,可能有点不太科学,因为没有配伍疏通的药物,表面看止痢很快,恐怕会有留邪。虽然芩连都治利,但解巴豆毒的下利用黄连,因为中巴豆毒是通的太过,显然要取黄连的固,舍黄芩的通。在本草理论中认为久服苦寒易从火化,汪昂说:“炎上作苦,味苦必燥,燥则热矣”。举实例时一般都选黄连,苦参,为什么不选黄芩呢,因为黄芩有通性,流通就不易化火。黄连有固性,气机固定死了就容易郁而化火。把苦参和黄连放在一起,提示苦参也有固性。现代医家常用苦参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能就是利用这种“固”性来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好像也有用黄连的吧,我不太确切)。《本草纲目》曾引朱丹溪:“黄连去中焦湿热而泻心火,若脾胃气虚,不能运转者,则以茯苓,黄芩代之”。这句话可以揭示两个信息:一是黄连有碍于脾胃运转,黄芩无妨;二是黄芩有动性,不仅作用于上焦,也可入中焦,黄连的位置相对固定(虽为眼疾要药,但要靠其他药升提,或入丸散,或干脆外用)。《金贵要略》中黄连治浸淫疮,浸淫两个字突出的表现了它有蔓延性。所以有口流向四肢者,有从四肢流来入口者,要选药物把它固定住,黄连当然是最佳选择。《伤寒论》中治疗气痞的方子有大黄黄连泻心汤,有附子泻心汤。痞在心下,固然是黄连合适的作用部位。但既然是痞就有结塞不通,黄连无法解开,需要大黄或黄芩的帮助。当然光有后者没有黄连也不行,试想用一个流动的力量攻击一个无形的气痞,有点“使不上劲”。最好是一个人摁住对手,一个人进攻对手。所以泻心汤不是苦寒药的罗列,张仲景绝对不会说:“你们哥仨作用差不多,人多力量大,一块上吧。”那是派兵的手段,不是派将的手段。“药海战术”一点趣味都没有。如果越多越好的话,浸淫疮为什么不三味一块上呢,都是清热燥湿啊!《本草述钩元》说:“芩与连虽俱治湿热,而黄芩治由热而化湿者,黄连则治由湿而化热者。”换句话说,黄芩治的是热为本,湿为标,黄连相反。由治病求本的原则我们就可以知道黄芩重在清热,黄连重在燥湿。热无形,当然需要黄芩有流动之性;湿重浊,就需要黄连偏静的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