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老阿更 2015-07-06

鲜花满地图片

  空白对山水画面格局提亮的意义

通过多年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通过电脑软件操作来作比较研究,我发现在山水的空间格局中,留白所代表的云烟虚处,乃为整个山水画面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以下,我通过电脑透光,对留白衬托山水精神的特殊意义,来作几类图像的实证考察: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这是一幅唐寅山水,因年代久远,画面显得灰黄通过电脑透光,“洗”去了历史尘霾,使画面更见鲜亮,气韵更佳。我试过许多古画,“洗”去历史尘霾这一招都很灵验。当然作为尊重历史,我们绝没必要把旧画“洗”得鲜亮。但是作为习画者,若你不明白空白鲜亮对一幅中国画的灵犀作用,仍照着灰暗印刷品去学古画,便有可能误入歧路。另外中国画特有的空灵,有时也会隐藏在满色调的画面之中。遇这种情况,你定要明白其内蕴之空灵所在,这应是学懂中国画的关键。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以上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局部,通过电脑透光,竟使留白鲜亮,面貌焕然一新,显示出白对于中国画的神奇作用。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以上傅抱石这幅竹林七贤,可能由于原作使用的纸张本身不太白,也可能是后来纸泛黄,其审美显然不如经电脑“洗”亮留白的效果。两相比较可以证明:中国画的留白质量对于画面清新鲜亮的审美效果来说,显然至为重要。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上面这幅陈子庄山水,留白透亮之后的效果,亦显而易见。

    上述只是我相关图例研究的极小一部分,它们揭示了留白透亮对中国画精神显示的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不少画家经常埋怨自己的画印刷出来竟大为逊色(亦偶有印出来比原作效果好的情况),其实根本原因,恐怕就在于印刷时对于留白的调试把控不当。还有画家印画册或出杂志偏爱用米黄纸,这对于仿古画来说或许合适,但对现代中国画来说,会明显影响其留白鲜亮度,其实那亦是不可取的。

 

                                      风景可演变为山水

画山水去写生师造化,是每位山水画家的必修课。可是,许多画家都会遇上的苦恼,是到山水中去对景写生或拍照,所见到的差不多都是满满的风景,而并非空灵的山水。

我曾对网上风景照片作海选,发现依据现实拍下的大量山水风景照片,大多只宜以西画方式来表现,许多照片本身毫无传统的那种山水味。只有极少数的山水风景照片,看去类似于水墨画,而这些水墨风味的风景照片,差不多皆是摄者在特殊云雾状态下抢镜头而得,有些照片还作过后期处理;而一般的游观者,则皆无缘得见那般的山水景致,亦不具备后期处理技巧,故不可能成为这类摄影作品的作者。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山水表现的是非常规视觉。而这个结论,肯定会使山水画家颇为气馁。我发现有的山水画家,一开始还热衷每年跑名山写生,后来便大失所望,懒得再到山水中去,干脆靠借鉴来闭门造车得了,——而这,亦正是现在大量山水画看去面目雷同的缘由之所在。

那古人为何能发现画面空白那么多的非常规视觉山水?其图像资源之启示又从何而来?以往历代山水高手如荆浩、范宽、董源、“元四家”和石涛、龚贤等,都长年隐居山中,坐穷丘壑他们能时常见到云聚云散之绝妙瞬间,感悟大自然灵奇之气的巧妙减法。而今人写生,则多为时间有限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又哪能捕捉到山水在特有雾霭光线之下才会呈现的奇幻之景?

我们眼睛所见和摄录下来的山水景象,差不多都是画面满满的风景。它们适宜于用油画或水彩、水粉来表现,却往往与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空灵感相去甚远。面对这些画面满满的实景素材,我们又该到何处去寻觅山水画特有的空灵?

经过琢磨,我发现通过电脑软件“白平衡”功能控光气透入,因风景各区域质性厚薄不一,其疏薄处易被光气透入而捅破,遂能使画面产生空白由此形成既质实又空灵的气局画中色彩因空白之映衬,见其清新鲜亮。

且看下面的图例: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通过电脑透光调节光气,不仅能够使山水风景出现鲜亮的空白,竟还能够把黑夜照片转换为白昼: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由北宋道士陈抟流传至民间的太极图,那真是中国古人的神奇发明。据历史要到明代才有郑和下西洋呢,但中国人那么早便已发明的太极图,竟已显示出一个半边是黑夜、半边是白昼的圆通地球——显然,那是中国古人对造化乾坤的神奇感应。正是由于这太极玄机,清代石涛的论画名言“混沌里放出光明”,竟亦可通过电脑透光的光影幻变,来予以佐证: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三  山水画可由浓重演为清淡             

上世纪50年代李可染要出一本写生集请齐白石题签,齐即题为“李可染水墨风景写生集”。或许李可染当时不太认同老师如此的题法,后来出画册,他还是自题“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集”

而今看来齐白石当初那样的题签未免观念保守不过,那却也点出李可染那时山水写生的近景化趋向较为明显,有点西画的风味。面目虽新,但“远”意不足,不像传统山水那样,具有系统内在的演化规律。李可染后来提出画山水要把近景当中景来处理;至其晚年则有意回复到有来龙去脉的大山水,或可视为其摆脱近景化风景趋向,向大山水龙脉靠拢,以拓展表现空间的矫偏之举,——那是否是他对当年齐白石那样的委婉批评的回应?不得而知。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有意思的是,通过电脑透光幻变,以上这幅李可染当年的写生山水,竟也会出现画面由满变空,感觉近景好似被推远了,由西式的“风景味”向中式的“山水味”转换的迹象。而其关键因素,显然在于画面空白的增加。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以上两幅李可染画一为早期、一为晚期,都显示他的画格有浓重的西画味。尽管调子浓重,在他画中仍留有空白,尽管这空白很少;并且,通过电脑透光幻变,原来两幅调子浓重的,都能够幻变成清淡的山水味。这说明,早年齐白石婉转批评李可染画的山水是风景,似乎又对又不对;这也说明:中西画的底蕴是可以相通的。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以上的张大千和黄宾虹画,其原作也都是调子浓重的,但通过电脑透光幻变,竟都变成了清淡的韵味。其中之奥理,亦颇值得我们玩味。

 

                油画与水彩可幻变为水墨

接下来也通过图像举例,再来看油画和水彩,是如何通过电脑透光,幻变出水墨味: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以上之所以会显示如此的图像变幻,皆说明中西画底蕴有相通处,其皆与太极玄机隐然相关。

 

                    山水格局之水陆凹凸玄机

接下来拟从空白入手,来探究山水画的虚实格局。

中国画里,空白可用以表示水,亦可用以表示烟云汇聚之气,这“气”和“水”,具空透的特性。但两相比较,“水”有它明显的水平面,在视觉上明显见;而“气”给人的视觉平面瞬息变幻,难于捕捉,——我想,这也该是中国人在山水与风景两者间作权衡选一的关键依据所在?

且看为何中国人要将山水称为丘壑?其丘壑”释义丘,矮小的土山;壑,水沟或水坑。丘壑泛指山和水。”乃指水沟或水坑,可见丘壑这词,亦包含着“”与“”二义。王安石有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显然,,正是山水丘壑之凸显与凹陷的空间意义

中国人喜称“山水”或“丘壑”,不愿称“风景”,其深层之缘由,恐怕正在于以水陆界分显示山水之与虚而这,正可以体现沧海桑田之变沧海之水是空透的,桑田则为不空透之岸陆沧桑之变,亦即宏观的水陆凹凸格局及微观的水土关系之变,亦即(土)、虚实、质性空透不空透位移变幻

中国有个词叫“深厚”,——“深”也,“厚”乃陆也中国山水,即于既有深之透亦有厚之质凹凸之间。山水画家若能胸有丘壑,便能像造物主似的巧妙地移山填海,在其画上行“沧桑之变”

若对山水风景照运用电脑透光,光气便会将将画面的疏薄处击穿——将画面的疏薄低凹处吞噬、填充,从而使画面透现留白,整个画面亦因而产生虚无与实有之二域: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这画面上产生的虚无与实有二域,便好像地球上水陆分界由地质凸凹厚薄而引起,山水风景画面之凹处薄处被光穿透才显出空白,就好像是地球之地势凹薄处会被水淹没。并且,山水画中笔墨之凹薄处会被光穿透而显空白,这空白很自然地会有大白和小白,且具各种形状,——那便好像在地球上,有各具形状不一的海洋、湖泊和河流。更为巧妙的是,地球上的水陆分界,有潮涨潮落之随机变异,而山水风景画面上的“水”“陆”分界通过电脑的透光、光气强弱变化,亦会有扩张或收缩的随机增损变异。亦即是,随着光气的或强或弱、或涨或褪,实景的隐与显亦会随机产生或增或损的变化,这在电脑透光的实际操作中,即能敏感地显示出来。而在山水实际创作过程中,已落笔墨的实域,与未落笔墨的空白,亦在随机变动着。聪慧的画家,必会选择画面水陆分界“潮涨潮落”变动之最佳状态,来将画面定格完成。

由上述探究可以发现,山水丘壑空间构成变化之特征,乃蕴于凹与凸、隐与显、虚与盈的波澜起伏之中。这种凹凸隐显、波澜起伏的空间构成,既呈现造化变化的内在节律,亦孕含着自然累积的爆发能量,等它累积到一定的时机,则有产生沧桑之变的动能。而这种对于造化玄机的认识和体悟,对于研究山水画系统格局的动态演变及其本质内涵,具有既形象又深透的意义。

 

                                     画山水乃行“沧桑之变”

画家写生观察山水,要从满实的风景中发现空灵的山水。

山水画家的作画过程却恰好与之相反,要在空阔的白纸上逐一构建山水实景,——而这种由虚到实的作画过程,有点像空阔天空中云霞幻变的“山水”: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记得有一年我游欧洲,发现那儿春夏季晚上要九、十点才天黑,

黄昏时间特别长,而那云霞天便好像一幅幅令人惊艳叫绝的山水。从古人画论对云山的描绘来看,我估计天空的云霞变幻,肯定对他们画山水亦有所启示。可惜因生态环境变化,现国内能见到极美云霞图的几率已大为减少。之后,也曾收集一些云霞图把它们放在电脑上把玩。以上,便是我从云霞图的电脑幻变中,选出来的图例。

云霞幻变山水,何竟能幻成多变的气色

现代研究认为,光色与燃烧之温度相关。英国物理学家开尔

文发现,黑体物质若吸收热量,会因受热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当黑体受热达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 1050-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温度再继续升高,就会呈现蓝色。而天空在阴或晴,日出或日落时,色温之变化极大,亦是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越低则偏红。因而燃烧的云霞,其色温变异所带来色彩之演绎眩变,尤为丰富微妙。可能正是这微妙的物理因素,使云霞幻变之色貌时常出人意料。

云霞可幻变山水,说明山水在虚实机理构成上与之有相通之理。但与稍纵即逝的云烟奇幻之景一样,一般人能见到美幻云霞图的几率极低,它毕竟不可能成为画家模山范水的经常性样本。

而我在前面的举例,通过电脑的透光调节,使浓郁的风景洗出清新的留白,这是山水画家从满局实景中发现空灵山水的巧妙方法。而后我又发现:通过电脑透光调节,亦可捕捉从淡到浓的气象幻变。而这从淡到浓、从虚到实的图像变化显示过程,则正可用它来借以说明山水画从虚到实、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中记载王原祁的作画过程,有“发端浑沦,逐渐破碎;收拾破碎,复还浑沦”这16个字。在画家作画之前,原来是一片浑沦一张白纸。一旦落笔,那浑沦便被打破了。而以上这些画面,原来的照片很淡,并且,有的画面部分空旷,若视空白为云雾,便好像景物被隐在云雾空白之中。而后通过电脑光气调节,原来隐在云雾空白中的景物便好像渐渐显露出来了,——从无到有,由淡到浓,这整个过程与作画过程的逐渐推进,竟颇为相似。

画山水往往把落笔之后的添加,叫作“醒”。那意思就是:要让景物渐渐地从迷糊状态中醒过来。对一个真正有灵悟的山水画家来说,他作画,其实好像在移山填海、自造乾坤。生宣空透的特性使山水画家作画过程便好像“水”中筑“陆”,于空透之中建构不空透土基,让实处之“陆”(山树实景在虚处之“水”(空白的云或水)中渐次积淀隆起,由此而产生微妙的虚实变化这是一种包含力度与物质性添加微妙变化的虚实相生生宣在整个作画过程中,亦随机进行着微妙的由生至熟的区域性转换。山水画家可把空白当作物象显现或退隐界限水面把一张白宣纸当成是画面产生凹的空间载体。当画中的景物凸起显现,那便好像是陆地水面抬升,物象即化无为有;当景物凹陷退隐,陆地也就水面消失,物象乃化有为无(一些淡湿的痕迹干后,便是这样), 此亦一幅山水之所以能产生通透灵幻之微妙奥秘所在

李可染谈其画山水体会,喜以罗丹雕刻为例。他说:“罗丹雕刻时就是在石头上逐渐地剥出一个人来,有时连手脚还没有剥出来,但感觉意境够了,就不再剥了。”过去我不明白,画山水怎么会与雕刻有联系?现在终于弄懂了,画山水,便是画家让景物从虚无浑沦中逐渐地显露,亦即让景物在云雾空白中逐渐隆起现身。主宰景物隆起显身过程的是画家,他要随时把控整个景物显现的过程:一旦感觉景物显现得已差不多了,便要适时而止,——而这,岂不与罗丹雕刻逐渐让它显现的感觉差不多?

对于一位特有灵悟的山水画家来说,他上行“沧桑之变”,也就是作包含力度与物质性微妙变化的“水”与“陆”的转换。而他始终关注的,应是体现景物显现过程的凸凹之间,亦即“厚”之不透,与“深”之空透的对比变异,当然在这当中,可以包蕴相当丰富微妙的层次变化。

我们若将一张未落笔的宣纸视为一个空白“底盘”传统

中国画在这空白“底盘”上所盛的,主要是点线,画面所呈现的,是点线网络结构。现代中国画的“底盘”,则可能是墨或色之块面,而这墨或色之块面,又可能有点、线、面的交叠或交混,还可能与始“底盘”之空白交杂(是谓透漏或透脱,这对画面气韵有清新作用),因而现代中国画“底盘”的变化,有可能要比传统复杂得多,当然亦极有可能使画面变得驳杂琐碎,不够大气。见有中国画驳杂琐碎,显得不大气,这显然与作者对于一幅画的整体“盘面”把控不有关。

在这里,有必要一提的是版画与中国画的渊源。

黑白版画,似与水墨的太极玄机隐然相通。早在明代便有陈洪绶,至近现代则有李可染、石鲁和赖少其,皆是令人刮目的大家。由于山水画家作画是在“水”(空白)中垒“陆”(笔墨),而在宣纸上又只能往上加、不能往下撤,若过份纠结于垒加的丰富微妙,亦有可能会使一幅山水陷于太繁而腻乱。因而,有必要通过层次的概括性简化、干湿与繁简的间隔,来使山水画保持其大格局和大气魄。版画意识,正可有助画家对画面的层次铺垫和上下互映的概括性把控,整肃一般画国画所难于克服的笔气散漫,且能变换气局、强化构成,摆脱传统陈陈相因面目之束缚,它对于山水画家培育气度与气局,拓展新貌,会有神奇的作用。版画意识,可有助画家在山水把控格局上“致广大”;而落笔时,画家若胸有丘壑蹊径,笔墨有致且随心入微,则亦可见具体表现之“精谨微”,遂能臻于相得而益彰之效果。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以上贾又福的这幅山水颇有意境,我不知他是否有过版画经历?但它所显示出的版画味应是毋庸讳言的。山水画家在层次酝酿和构成组合上可向版画设计借力,但若最终又能消泯版画痕迹,更显中国画特有的笔墨魅力,无疑会更臻于上乘。

 

                    空间构成的超脱与夸张

由于本文所论涉及甚广,我不打算再予大幅拓展。最后,想再通过一些图例,来说明山水空间构成格法的可变性: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以上三幅风景,通过单边扩充提升视角,使画面境界拓展,更显弘阔山水气象。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上面这幅石涛早期山水通过两番电脑操作,幻变成与原作迥然有异的鲜亮气局。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以上运用电脑横向单边放大,使一幅齐白石山水产生格局与气色的变异。

[转载]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

    上面是一幅陆俨少山水左右翻转,再作纵向单边放大的奇特效果。

    一幅好画,它应该就是一个骨肉停匀的生命体。即便体格(画骨格间架)并没改变,但如作正、反、侧的姿态变化,或作局部选取,或稍作肥瘦增损,结果一幅好画就如同一个人,也会产生姿态不同美感,这也便苏轼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妙。

因而正好像一个绝顶美人,一幅真正好画应是骨肉停匀,其虚界与实界之“水”“陆”格局,应是互映得宜,乃至经得起“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变异检视。画家作山水,心中亦宜以此为谱,来探讨图式优化,以寻求相对更趋美妙的空间构成。

将山水画创作的最初底本,予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变异检视,将会给山水画家带来高旷的视野,而其内在之依据,则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是画家在寻求一种空间构成的超脱与夸张,亦乃山水空间弹性的奇妙体现,——而空间弹性所蕴含的,则是山水气局所特有的灵性魅力。


黑蝴蝶采蜜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