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放空间与西北中小城市的社区参与

 先飞之笨鸟 2015-07-08


作者介绍
焦若水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良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社区参与学苑特聘培训师。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整体推进,中小城市发展迅猛,2010年发布的《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已达2160个,56%的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6.57%;总人口达10.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4%。长期以来,中小城市特别是西北地区的中小城市是我国社区治理创新中被遗忘的角落,然而中小城市又恰恰是我国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创新中最薄弱的环节。


2015年7月3日,在北京社区参与行动的支持下,甘肃良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甘肃省酒泉市瓜洲县民政局联合举办社区工作者培训,将开放空间带入到西北中小城市的社区治理创新中。瓜洲县可能不为人所知,它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酒泉市,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2011年末,瓜州县常住人口14.95万人[2] ,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万人。有两个名人与它紧密联系,瓜洲是草圣张芝和“孙悟空”的故里。

近几年来,伴随着瓜洲风电建设的快速发展,瓜洲城镇化不断推进,由此为社区建设带来诸多挑战,7月3日,100余位社区工作者把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带到了开放空间中:
一是社区建设中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的冲突。

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起步晚,政府缺乏社区管理服务的经验学习和积累,更缺乏用新的方法去化解社区矛盾与问题的思路,导致大量事务向社区下移,社区工作的负担比较重;
二是社区治理的规范化不足。

中小城市社区治理的优势在于依托熟人社会,通过邻里的熟悉以及原有的乡村社会网络关系,使得在社区中开展活动的难度降低,社区工作者大多利用熟人关系和私人关系,来化解社区中的诸多问题。这是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生活共同体的重要保障,但是由此也导致社区公共意识和公共规则难以形成,社区治理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的主阵地放在大城市,资源输入和相关的能力建设投入也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特别是西北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此次参加培训的绝大部分社区工作者从未参加过专业性的培训,社区工作长期依靠个人的经验和探索,对能力建设的需求特别迫切。

在一天的开放空间中,100多位社区工作者根据她们提出的需求与问题分成9个小组,就社区工作负担重、社区计划生育问题、社区治理中的政府与居民关系、社区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制定出行动计划。

许多社区工作者表示回到社区后将开放空间用于居民议事,特别是开放空间讨论会中的“每个人的发言都是有效的,没有对错,只有不同”、“凡是发生的都是有原因的”、“在场的人就是合适的人”等规则给社区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放空间讨论会进行期间,几名社区的工作人员因为上级部门的检查而不得不回到社区处理工作,但完成工作后马上回到会场继续讨论,特别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也让开放空间的组织方难以忘怀,我们真的需要给中小城市的社区治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小链接
关于瓜洲
在瓜州东千佛洞二号窟,在通往后室的左侧甬道,绘了一幅唐三藏、胡人和马的图画。画面上的玄奘是个中年的僧侣,走在前面,身后跟着徒弟——《慈恩传》里记录的少年胡人石槃陀;如果注意“少胡”的模样,会让人哑然失笑:他尖嘴猴腮,一副“猴相”。据史料记载,玄奘当年西行是朝廷不允许并被通缉的。瓜州刺使独孤达、州使李昌为玄奘取经的壮行所感动,当面撕毁牒文,并派青年胡人石磐陀做向导,夜渡葫芦河,偷过玉门关。石槃陀在后来的《西游记》中被塑造成为孙悟空的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