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三板| 新三板和纳斯达克对应比较?

 haosunzhe 2015-07-09

来源:金三板



法从成立伊始,新三板就立志要成为“中国纳斯达克”,当挂牌公司数量已赶超沪深交易所,做市指数一个月暴涨一倍,九鼎投资、仁会生物、分豆教育等明星公司成为标杆,三胖哥也以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真的来了?!

方法然而,当潮起潮落后,我们发现,其实,新三板离纳斯达克真的还很远……

方法如今的新三板与纳斯达克何其相似。国人信奉“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讲究“名以出信”,所以永远不要小看新生事物的官方名称。新三板的大名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2012年9月诞生的新三板,性质与法律定位与上交所、深交所是相同的。从新三板的法律定位及其命名方式,不难看出设计者打造“中国纳斯达克”的用心。

方法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似乎略显骨感,新三板到底和纳斯达克差在哪儿呢?

方法1、服务对象

方法放眼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企业大多是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公司,这与新三板设立之初基本一致,然而,当2014年初,市场扩容后,融入新三板市场的,少了很多科技创业型企业,而多了不少成熟盈利公司。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如今的新三板,来自制造业的公司占了六成,IT企业占比仅有两成。更令人意外的是,已挂牌公司近九成在2014年度实现了盈利,上百家企业达到沪深交易所上市条件。也许,这些企业来新三板,也只是个“跳板”。

方法2、做市商“只做无市”

方法做市商可以起到活跃交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研究并对公司的价值负责。多家做市商对同一股票连续的、竞争性的报价使成交价向标的真实价值靠拢,起到价值发现的作用。成熟资本市场普遍采用做市商制度,也一度被认为是新三板的一大制度创新。然而,当做市交易制度运行近一年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做市商其实只是“做”,而无“市”,即使在做市转让方式下,仍然出现大批“僵尸股”,做市商的“浮盈”其实也只是“浮云”,这不得不承认,在制度层面上,还和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差距较大。

方法3、缺少“明星”公司撑门面

方法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将近有5400家公司挂牌交易,诞生了包括苹果、微软、谷歌、思科等众多世界级巨星,它们从来不会有转到“纽约主板”的念头。然而,如果新三板市场上,超过千亿元市值的也只有“九鼎投资”一家,尽管凯立德、分豆教育、中搜网络这些公司略崭露头角,但似乎也只是“沧海一粟”!新三板若想在日后的交易所竞争中占据优势,塑造一批“明星”公司必不可少!

方法4、“有形之手”

方法如果说A股市场上,某会的一两句话,一两个政策能让市场抖一抖,那么,新三板无疑更是一个“政策市”,有人说其实新三板最大的“庄家”是股转公司?年初,分层管理、竞价交易、转板政策等一大波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利多信号,很多新三板股票随之一度暴涨,已严重偏离其本身价值。监管层看到问题,开始做市商自查,开始立案调查,开始发监管函……市场随之“一管即死”。

方法所以说,有形之手的监管力度其实是决定新三板能否真正成为“中国纳斯达克”的重中之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