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舜帝对凤凰的崇拜

 文化龙乡 2015-07-10

4、舜帝对凤凰的崇拜

 

上古时期的两个最大的民族崇拜,除了前文说的龙崇拜,就是凤凰崇拜。世界上其实并没有凤凰,凤凰也与我们前文介绍过的龙一样,是在图腾的基础上人为创造的一个综合形象。凤凰的主体是雉与鹰,还有别的鸟类的综合。《说文》说:“凤之象也,鸿前麟后,鹳颡鸳思,龙文而龟背,燕颔鸡啄,五色备举。”凤凰又名凤、鸾鸟、玄鸟等。

凤凰与龙一样,是众多的部落氏族融合后的共同的图腾。凤凰作为图腾,不是自然崇拜的产物,而是想象中的民族祖先的产物。中华民族的始祖,女娲、盘古、炎帝、黄帝都以龙作为氏族图腾,都是龙的形象。凤凰则是虞幕、帝喾、舜、以及商殷的祖先契的图腾。《山海经》说舜祖句望鸟面人身,《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史记·殷本纪》说:“殷契(商族之祖)母曰简狄,有娥氏之女,······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凤凰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

凤凰可以说是形象美的极致。它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形象,古籍描写中说凤凰的形貌头部象大雁,后半部象麒麟,颈部象蛇颈,背部象龟背,有龙纹,有燕子一样的下颌,鸡一样的嘴喙,身上披着五彩羽毛。并说凤凰的头上有“德”字,颈部有“义”字,背上有“仁”字,胸部有“信”字,翅膀上有“忠”字,脚踏着“正”字。当它发出鸣叫的时候,音如箫笙;当它展开翅膀的时候,五彩缤纷,金光四射。光彩照人,凌风而舞。

凤凰是阴柔美的代表,在中华美学中占着主导地位。《说文》说:“儒者,柔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赞赏“柔弱胜刚强”。儒家虽然崇尚阳刚之美,但是事实上又办事柔弱;而道家是明显主柔的。因此,中国人虽然理智上崇拜龙,但是在情感上更偏爱凤。

凤凰是欢乐、祥和、安宁、幸福的象征,也是美好理想的象征。《山海经·南山经》说:“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者安宁。”《太平御览》则说凤凰“其饮食也必自歌舞,音如萧笙。”因此,能歌善舞的凤凰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被称之为瑞鸟。

凤凰是极为高洁、清逸之鸟。《诗经·卷阿》云:“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石不食。”

凤凰是至德至慧的鸟。《论衡》说凤凰“鸟之圣也”。《淮南子》说“凤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风雨不兴,川谷不澹,草木不摇。”

凤凰是成双成对的鸟,雌者为凤,雄者为凰。“凤凰于飞”、“鸾凤和鸣”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凤侣鸾俦”比拟夫妻的般配。因而,凤凰又是纯真爱情,美满姻缘的象征。

凤凰是百鸟之王,是众多图腾崇拜的集合。倘若将凤凰崇拜与龙崇拜结合起来,就表征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体现了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和合”精神。龙凤二者结合,就构成了刚柔相济之美。龙是阳刚之美的集结;凤凰是阴柔之美的汇合;当他们结和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了美妙之极的“龙飞凤舞”。

《帝王世纪》说:“太嗥帝庖牺氏,性也。”这里所说的太嗥氏庖牺即是伏羲。何光岳先生说:伏羲氏,姓,蛇身,乃为蛇、鸟两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也即是龙、凤双胞的祖先。姓的“”字即为龙蛇的标志,也是凤鸟的徽号。“”字可视为龙凤图腾的结合体。故伏羲是华夏族以及中华民族的总祖先。闻一多《神话与诗·龙凤》中说:“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关于凤凰的传说,以与舜帝相关的传说最为丰富,最为精彩。传说中,一说凤凰是舜的化身,一说舜与凤凰歌舞相伴,形影相随。

《法苑珠林》云:“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口衔米以食己,言鸡为子孙,视之,乃凤凰,以黄帝梦书占之,此子孙当有贵者。”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有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处,是谓巫民。巫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法苑珠林》与《三海经》揭示的就是舜与凤凰的紧密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凤几乎是同步起源的。在我国的陕西省宝鸡北岭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就出土了一件文物,这是一个彩陶瓶,在瓶上刻有据今7000多年的龙凤纹,这就显示了我国早期龙与凤密不可分的信息。后来,随着龙文化的不断丰富升华,龙就用来象征帝君主,而凤则用以象征皇后嫔妃了。又后来推而广之,人们用龙比拟雄性,用凤表示雌性。例如“龙凤呈祥”,就是用龙凤图案来表示两性结合。这实际上也显示了崇拜龙的氏族与崇拜凤的氏族这两个通婚氏族在图腾名称上的遗痕。

舜帝崇拜凤凰,凤凰具有阴柔美的特质,这与舜帝对家庭讲和睦,对社会讲和谐,对宇宙讲“神人以和”,千方百计创造出天地人和的国家的特质是相一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