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装箱:装出商业新时代

 dongchang 2015-07-10


人们走进超市就可以买到来自异域的商品,这跟集装箱的发明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以民国为历史背景的影视剧中,经常有英雄落难的桥段,而处于低谷中的英雄该如何维持自己的生活呢?去码头当搬运工!搬运工,门槛低,不要求学历不要求经验,工资日结多劳多得。英雄有的是力气,去码头抗麻袋确实是养家糊口的不二选择。而且英雄靠力气挣钱,不依附任何人,他日有机会必将卷土重来,再次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当然,这是集装箱发明以前的事了。集装箱出现以后,码头的搬运工市场迅速崩塌。英雄要想再找一份卖力气的活,实在没那么容易了。落难的英雄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委身富商权贵家看家护院,一来二去,意志消沉,一股英雄气烟消云散,也就泯然众人了。

清末搬运工正在码头搬运货物(网络图)

清末搬运工正在码头搬运货物(网络图)

 

  上文是题外话,下文来看集装箱是怎么来的?

  1931年,18岁的美国农村小伙马尔科姆·麦克莱恩耗尽家财,买了一辆卡车到新泽西州的码头上跑运输,做起了发家致富的“美国梦”。

  那时候轮船靠港,在码头装卸货物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要把货物装到货船上,需要装卸工先把货卸到拖车上,再把拖车开到货轮边上,再由人货物搬到吊盘上,把吊盘升上船舱,再由搬运工移到货舱里。卸一次货要经过搬运、分类、码放、清点等等繁琐的程序,在搬运的过程中,还很有可能造成货物的损毁或丢失,给货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费心费力又费钱。

  每逢装卸货的时候,麦克莱恩什么事也做不了,只能等,这让他心急如焚。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他拉一次货就能赚一次钱,当然希望在单位时间内赚到更多的钱,可现在大把的时间不是花在赚钱的路上,而是花在等待赚钱的路上,他心里怎么能不着急,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种等待的局面呢?

正在装车的集装箱(网络图)

正在装车的集装箱(网络图)

 

  如果在第一次装货的时候就把货物分好类,装到大箱子里,运输时直接把箱子装到卡车上,到了码头再用起重机将箱子吊上轮船,直接把箱子码在船上,到了目的地再把箱子卸到卡车上,由卡车直接拉到收货地,由收货方开箱验货,这样就省去了好多中间环节,可以大大节约运输等待的时间。

  想到这里,麦克莱恩心头一震,感觉自己找到了天才的解决方案。不过想想容易,做起来却难:首先需要制造大量规格一致,便于码放的货物箱子,其次要改造卡车和货船,让它们能装载货物箱,再就是改造码头和货船的起重装置,让它能轻松吊放货物箱。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无法让运输过程顺利进行。可是每个环节都需要巨大的财力来支撑,对当时只有一辆卡车的麦克莱恩来说,要想实现这个天才创意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麦克莱恩并没有气馁,而是把这个梦想深深埋进了心里,从此更加用心经营自己的运输事业,二十年后,他已经拥有美国最大的一支运输车队了。

放满集装箱的码头(网络图)

放满集装箱的码头(网络图)

 

  1955年,麦克莱恩收购了一家小型石油运输公司,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邮轮,20多年前埋下的一颗种子,终于盼来了阳光雨露:他找到了布朗公司,向设计人员递交了自己对集装箱的制造需求:长33英尺,在集装箱外壁上留出6块1英尺长的钢板,钢板的末端开个小孔。这些钢板可以与轮船上事先装好的金属构架上的卡槽契合,从而起到固定作用;改造邮轮,搭载金属构架,方便装卸集装箱;派人对码头上的起重机进行改造,让它能把20吨的集装箱轻松吊起。

  经过一年的筹备,1956年,世界上第一支集装箱船队从美国扬帆起航。当时不用集装箱的装货成本大概是5.83美元每吨,而这次集装箱装船降低到0.158美元每吨,大大降低了成本。看上去集装箱运输的前途十分光明。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革新都会受到守旧派的阻挠,麦克莱恩也没逃脱这个命运。保守的运输公司、火车运输公司以及装卸工人都极力反对他,各派势力的阻扰使他的正常运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一度濒临破产的边缘。不过麦克莱恩没有放弃,一边应对同行的倾轧,一边对集装箱运输进行改进。

载满集装箱的货轮(网络图)

载满集装箱的货轮(网络图)

 

  转机出现在1966年,他的集装箱货轮进行了一次远洋航行,把一批货运到荷兰。这一次远航由于运用集装箱节省了装卸货的时间,把美国到欧洲的运输时间减少了四周,而且装载了比原来多五倍的商品。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保守派们再也无法保守了,纷纷效仿麦克莱恩,集装箱运输逐渐在全球盛行。

  集装箱的出现并应用,大大加速了货物在全球的流转,人们在家门口的超市就可以买到来自远洋的商品,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到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