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高效装卸的集装箱船

 沙金泰 2020-02-02

货船是水上运输的主要船舶,在大海、江河、湖泊中,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运送商品货物的船舶。自20世纪50年代末,海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象似船上堆满了积木似地集装箱船。这些船甲板上的箱子,五颜六色,方方正正,堆的井然有序。

201103302256305225商品货运的效率,就是多装快跑。整齐摆放的箱子,就能最大化的利用空间,就能装最多的货物。集装箱的装卸,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工,便于实现机械化装卸,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集装箱船诞生以前,港口最多的人,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装卸工人,人们称为他们是码头工人,它们都是出卖繁重体力的劳动者。甚至几个世纪,或是更长时段内,从事繁重低效的体力劳动,自古以来就如此。那时整个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装卸货物要依靠大量的搬运工人,码头从早到晚人潮涌动,货物长时间堆积在港口仓库,等到有空船到达,工人们便开始像蚂蚁搬家一样,将堆成小山的货物装进麻袋、桶、捆包或者板条箱中,一件一件搬运到船上。港口延误和堵塞是家常便饭,有时装卸一艘大船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费力费时又费钱。也曾有人企望改变装卸工人的繁重体力劳动,但是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不可能的,似乎那时大多数人们还没有发现这一规律,他们甚至认为祖祖辈辈,码头工人都是这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可有一个人不这样想,那就是美国的卡车运输大亨,马尔科姆·珀塞尔·麦克莱恩。

在二战刚刚结束时,美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然而,航运业的发展却效率低下很缓慢。于是,改造航运业的使命迫不及待,就留给了对航运一窍不通的外行、白手起家的卡车运输大亨马尔科姆·珀塞尔·麦克莱恩。

麦克莱恩是位白手起家的运输工人,他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动脑,并且还用行为最快的付诸实施,他知道怎样执行自己的想法。他出生于1915年北卡罗来纳东南部的一个小镇,高中毕业时正值经济大萧条,做过一些整理货架、管理加油站的工作。在那几年里他存够钱买了一辆卡车,1934年开始了自己的运输业务。他的小生意发展得不错,没过多久一辆卡车就变成了五辆,以后又变成了百多辆,又变成了1000多辆的汽车运输队。

1937年的某一天,当他像往常一样看运货现场时,看到码头工人们花好几个小时不停地装卸货物,深感传统运货方法是一种对时间和金钱的浪费,正是这次体验为他日后发明集装箱埋下了伏笔。

就在麦克莱恩的生意蒸蒸日上时,公路运输开始限制重量并征收税费,麦克莱恩的司机们时常因运载货物太多而被罚款,他不得不寻找一种更有效的运货方式,而他不会想到逃避罚款的方法,他走的是通过提高效率的办法。

很快,他有了一些有趣的想法,他想为什么不直接把卡车开到船上,等运到目的地后,再直接把卡车开出来,这样不就可以省去中间反复装卸货物的时间了吗?但卡车轮子太占空间,如果去掉车轮,只保留装载货物的“车厢”,是不是就能把它们叠加在一起,一次性运输大量货品?如果自己设计制造一种标准尺寸的箱子岂不是更方便?只要合理设置各个运输站点,是不是就可以用运费低廉的轮船运输替代大部分货车运输?能不能让卡车和轮船协调合作,进行“联合运输”?……

麦克莱恩并没有让这些想法停留在脑海里,他在实际核算后发现,新方法的运输成本将比传统方降低90%以上!要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箱子,这种箱子不仅自重要轻,也要坚固不易变形,还要能便捷地用于轮船的装卸、堆叠以及卡车的公路运输。

通过十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潜心钻研,麦克莱恩发明了储装箱,解决了装船慢、货物累积量小的历史性难题。最终,他敲定了一款箱长33英尺的设计,这就是现代集装箱的雏形——它容量大、材质坚固、尺寸统一、可叠加、易于装卸还能上锁防盗。

后来,他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改进,让集装箱变得更加实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麦克莱恩发明了现代集装箱,但“用箱子运输货物”这种想法并非他的首创,早在18世纪人们就使用方形的箱子来运货,不过那些箱子尺寸较小,规格也不固定,不能被称作“集装箱”。

麦克莱恩的贡献不仅仅是发明了集装箱本身,他还开创了整个集装箱物流体系。集装箱运输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巨大的集装箱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依靠人力搬运,所以必须有塔吊等吊装工具;另外,要高效流畅地运输大批量货物还需要港口、仓库等一系列环节相互配合。麦克莱恩通过不断地摸索和调整,不仅解决了用什么装的问题,还逐渐建立起了一整套集装箱运输方案。

1955年,他收购PAN、大西泽公司,着手将自己的发明付诸现实,把公司里的油轮改造成储运货物的大金属箱——即现代集装箱雏形。

1956年4月16日,他的第一支集装箱船队“理想6号”驶出港口,从此世界储运史悄悄地翻开了新的一页。

集装箱运输这种方式的问世,使全球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实现了海陆联运,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在不到半个世纪后,全世界90%的货物都是通过集装箱运输的。麦克莱恩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海陆联运公司。

那时集装箱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阻碍。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各家公司集装箱的尺寸和配件标准不一致。麦克莱恩的海陆公司使用的是33英尺集装箱,而另一家美森公司使用的则是24英尺集装箱,尺寸不统一不仅会影响集装箱的堆叠和运输,也会影响集装箱船的建造标准。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为了能更高效地运输物资,不断推动集装箱标准化。经过了长时间的争论,197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20英尺定为集装箱的标准长度,这也成为通行至今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进出口行业中常用到的计量单位“标准箱(TEU)”指的就是这种20英尺集装箱。

集装箱行业发展面临的另外一个阻碍是码头工人的抗议。集装箱的出现砸了许多搬运工人的饭碗,以往需要大量工人才能完成的搬运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些集装箱就可以轻松搞定。许多工会组织罢工,影响了航运公司的正常工作。好在集装箱运输带来了巨额盈利,后来这些工人获得了丰厚的遣散费,与航运公司和解了。

2000年,麦克莱恩被“国际海运名人堂”命名为“世纪伟人”,被同行誉称为“集装箱运输之父”。他曾被《福布斯》列入1950年以来改变世界的10个人之一。

但别看集装箱其貌不扬。它的出现使得远距离运输成本急速下降,为现代物流带来了巨变,我们如今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种商品,其实都要感谢它。

集装箱用于储运,由数天压缩到数小时,而且每一艘船只的储运量比以前提高了6倍,美国到欧洲的货运时间足足减少了4周。

在理想X号首航成功之后,麦克莱恩又订购了世界第一艘全集装箱船“盖脱威城号”。1957年10月,盖脱威城号第一次航行,从新泽西出发前往迈阿密。在集装箱的帮助下,这艘船的装卸工作,仅依靠两组码头工人就迅速完成了,每小时装卸量达到30吨,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运输行业。

1966年4月,正值集装箱诞生10周年,海陆公司的“费尔兰号”进行了集装箱船的第一次国际航行,它装载了236个集装箱,从美国驶往荷兰。费尔兰号的运载效率令许多传统公司刮目相看,他们随后都陆陆续续地投入了集装箱的怀抱之中。集装箱行业越发繁荣,1968年的集装箱船已经能够运载1000个标准集装箱了。

集装箱在短短60多年的的时间里实现了惊人的发展。近年来还出现了具备制冷、加热或者气调保鲜等功能的新型集装箱,不仅能进一步降低货物损耗,也丰富了集装箱可运载的货物品类。还有一些人发现了集装箱的另类用法,他们将集装箱改造为住房、农场、鱼塘甚至购物中心,这大概连麦克莱恩自己也没有料想到吧。

    集装箱船完全是一种新型的船。它没有内部甲板,机舱设在船尾,船体其实就是一座庞大的仓库,一般可达300米长左右,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是由东方海外公司建造,《东方香港》号集装箱船,它的船身近400米,达到399.87米,可装运标准集装箱21413个,这么多的标准集装箱,若在地面上一个接一个摆放,有100多公里长。

当集装箱下舱时,这些集装箱装置起着定位作用,船在海上遇到恶劣天气时,它们又可以牢牢地固定住集装箱。因为集装箱都是金属制成,而且是密封的,里面的货物不会受雨水或海水的侵蚀。

集装箱船一般停靠专用的货运码头,用码头上专门的大型吊车装卸,其效率可达每小时1000-2400吨,比普通杂货船高30-70倍。因此为现代船运业所普遍采用。它的装卸效率比常规杂货船大10倍,停港时间大为缩短,并减少了运货装卸中的货损量。

    集装箱船可分为部分集装箱船、全集装箱船和可变换集装箱船三种。集装箱船具有十分的优势,其表现为节约大量人工装卸劳动力,装卸效率高,是同吨位普通货船的4-5倍减少运输费用。大大减轻装卸工人劳动强度,加快了装卸速度,减少人工装卸费用;实现货物联运,中途经公路、铁路、水上运输,均不开箱,可把货物直接运到用户手中。

    集装箱船的出现,对港口、码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利于实现了港口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传送带、货架搬运车、铲车及各种形式装卸机,先后出现在专门停靠集装箱船的码头。

    现代集装箱船正向着大型化、高速化,多用途方向发展。我国集装箱船研制虽然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很快。我国建造了许多集装箱船,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光是上海港就开辟了29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港集装箱月吞吐量超过一百万标准箱。上海港已经是世界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中国上海生产的集装箱装卸机械,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世界各大港口被广泛采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