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书有感

 书香润心902 2015-07-10

【名称】观书有感   

【年代】南宋   

【作者】朱熹   

【体裁】七言绝句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①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④来。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1、半亩,言其小也

2、鉴,镜子

3、影,水中倒影

4、徘徊,流动不绝貌

5、渠,水,指方塘

6、如许,这样。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

7、为,一作“谓”,答词

8、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境,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1]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进步。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诗朱熹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句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其一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活水与读书融合了。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其二

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朱熹(xī)(1130-1200年)中国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历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人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这首诗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比喻读书体会,将读书后的感想化为生动隽永的形象,既富于理趣,又充满诗情。本以为这一首不如前一首教上去有味道,然而今天的课堂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理解词语:

诗中有三个生字,理解其义都可以从生字的偏旁入手:“鉴”,根据下面的“金”字便可明白是“镜子”的意思。“徘徊”,根据两个双人旁,可知道是“走”的意思,那么怎样走叫徘徊呢?请学生上台表演,老师相机提醒:有目的吗?速度快吗?“直线走吗?”学生明白了,原来是漫无目的地在那里走来走去啊!当然这只是字面上的解释。诗中的“天光云影共徘徊”则是采用了拟人手法

诗中还有一些字词也不容易理解,如“方塘”、“渠”、“为”、“清如许”等,有趣的是有学生居然提出不知道什么是“活水”,于是我就趁着这条思路,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歌:与“活水”相对的是“死水”,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死水”是怎样的?脏的,臭的,浑浊的,不会流动的,等等;“活水”呢?正好相反,干净的,流动的,清澈的,等等。从而带出“清如许”的理解,再带出“共徘徊”的美好景象。

修辞手法:

这首诗歌短短28个字,却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第一句是比喻,第二句是拟人,后两句则是设问。当然,整首诗借塘喻书,还运用了暗喻的手法。诗歌的巧妙之处尽在其中。

观书与观塘之关系:

诗歌的内容是“观塘”,可题目却是“观书”,两者又有何关系呢?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理学家,他的诗富有深刻的哲理,深奥的道理隐含在平常的事物中,此诗也不例外。

教师在课题旁故意将“书”字改为“塘”字,学生的学习情趣随即被激发出来。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学生有了精彩的答案,骆嘉俊说:“人的脑子就像这一方池塘,有了新知识补充进来,才能更灵活更聪明。”林琪超说:“我们如果只学书本上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要不断补充课外知识才行。”庄严说:“学习要有源头活水,活学活用,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新知识,否则就成了一潭死水,停步不前。”这就是理性的光辉。

观书有感二首的比较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俳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目中流自在行

就是两首哲理诗,朱熹的意图是读“观书”的体会,对于“观书”,他并没有用直说道理的方法陈述,而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来显示哲理。

第一首诗说:小小的一方池塘,因为有活水注入,没有死水积滞,所以它能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着天光云影。这好比人勤于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有了充分的学识之后,就能触类旁通,遇到疑难问题时稍加思索,便豁然开朗,心明眼亮。整首诗全无读书的影子,但却处处都在讲读书的好处,这就是这首诗的美妙所在。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人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社会和时代的挑战,所以不断更新知识,正是人们这个时代的人根本需求。否则,你将被末来淘汰出局。就如人们这些中年人来说,更要不断更新自已的知识,学会80后,学会末来战争新动向,学会计算机基础,明白网络走向,知道文学的服务性。所以这些都需要人们通过读书来掌握。书本是人们最好的老师,正是应证了朱熹这首诗的哲理。

每二首诗说:昨夜江水突发春水,象蒙冲那样的巨舰都象一片树叶一样被水冲走,以前行舟船工要费很大的力气去移动船舶,现在你将船放入江水中流,它一样的自已行走了。

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朱熹为一古人,对诗书能有这样的理解力,我为之佩服。古往经来看桑海苍田,日月如梭阅红尘俗事,精彩的人生就在书海中。让人们好好读书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