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地作价入股是否适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神州国土 2015-07-11

土地作价入股是否适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2015-07-10 10:27:00    来源: 中国土地    作者:蔡卫华

问题:

一家企业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由于没有开发资质,未能进行建设。现拟以该地作价出资成立新公司进行开发建设,但在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时,却被告知须开发投资总额达到25%以上才能够作价出资,才能办理变更登记。请问公司以土地作价入股是否应当适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解答:

笔者认为,以土地作价出资与土地转让不同,不应适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

一、如果适用,不符合立法目的

一是土地使用权可以作价出资入股,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价入股,合资、合作开发经营房地产”;《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也明确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二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炒卖土地。这种炒卖土地应当是有偿的,以土地作价出资导致的土地转移与土地正常转让有区别。土地权利人以土地权利作价入股,土地转移到新公司名下,原土地权利人取得的是股权,还可以间接对其原土地享有权利,但土地转让之后原权利人取得的是价款,土地与原土地权利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二、如果适用,与相关规定不符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均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土地开发、利用、经营”。因此,地方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时对土地竞得人没有任何资格限制。但是经常会出现竞得人取得土地之后,却因为没有资质无法开发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专门规定:“申请人竞得土地后,拟成立新公司进行开发建设的,应在申请书中明确新公司的出资构成、成立时间等内容。出让人可以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结果,先与竞得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在竞得人按约定办理完新公司退出登录登记手续后,再与新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也可按约定直接与新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另外《规范》所附的相应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须知示范文本,也都有类似之条文。当事人取得土地之后还没有登记到其名下时,可以适用于该《规范》,但是如果土地已经登记到当事人名下,则无法适用该《规范》。如果又不允许其作价出资与他人合作开发,则当事人将面临左右为难的境地。因为要开发没有资质,要与别人合作开发又不能办理手续。这样只会导致土地长期闲置。   三、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时不应审查投资额度   《土地登记办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依法以出让、国有土地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土地权利发生转移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没有要求提供投资额度证明。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