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分享 | 假性痛风

 牤牛河畔生 2015-07-12

假性痛风指的是焦磷酸钙双水化物结晶沉着于关节软骨所致的疾病。由于它是在1961年研究痛风的关节液时发现的,故称为假性痛风。它又可称焦磷酸钙双水化物沉积症或软骨钙化症,是由焦磷酸钙双水化物结晶诱发的滑膜炎。男女发病率相似,40岁以下发病者少见,但在老年人中,年龄愈大患病率愈高,从放射学软骨钙化看,65—74岁阳性者占15%,84岁以上者可高达44%。

  

假性痛风一般可分为4类:①家族性;②散发性(原因不明性);③继发于其他代谢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痛风、肝豆状核变性等;④创伤或外科手术后。

  

与痛风不同,假性痛风与无机焦磷酸盐的产生和排泄无明显关连。假性痛风的急性发作多是在结晶由软骨脱落至滑囊后,而促使脱落的因素可能又很多,如创伤、甲状旁腺手术后,并发另一急性炎性关节炎等。

  

此病急性发作时突然起病,关节呈红、肿、热、痛的表现,关节腔内常有积液。最多发生于膝关节及其他常见的髋、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偶尔累及指、趾关节,但很少像痛风那样侵犯大踇趾。常为单个关节急性发作。手术和外伤可诱发。慢性的可侵犯多关节,呈对称性,进展缓慢,与骨关节炎相似。假性痛风的临床表现与痛风相似,但较轻,四肢小关节较少受累,而痛风好发于四肢小关节。急性发作时血沉增快,白细胞增高,血尿酸值不高。关节滑液中可发现焦磷酸钙双水化物结晶。X线片上可见关节软骨呈点状和线状钙化斑。


急性期应适当休息,服用布洛芬、萘普酮、双氯芬酸钠(扶他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对急性关节炎似也可如痛风有效,但对预防发作无效。必要时,可抽取关节液,关节内注射激素。关节破坏重,经多方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行滑膜切除、人工关节置换。


综上所述,为避免造成误诊,痛风的检查必须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以免误诊给患者带来金钱和身体上的双重伤害。


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