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领学生走出作文中的情感误区

 江山携手 2015-07-12

引领学生走出作文中的情感误区  

——浅谈作文教学与育人  

   

骆 红 军  

单位:中学      邮编:834601  

   

关键词:   灰色情感、情感误区、作文情趣  

内容摘要: 本文反映了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创意表达、创新思维、个性化作文,很多学生放手“写真事、抒真情”,因而涌现出一大批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令人感到由衷的欣喜。但就在同时,也发现了不少抒写生活的阴暗面,情感比较低调、偏激、消沉,格调不高的带有灰色情感印记的文章,为此,文章强调运用作文教学这块重要的育人园地,引领学生走出作文中的情感误区。  

   

作文是学生吐露心声的场所之一,在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事实证明,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当然也包括优秀的学生作文都是“我手写我心,我心抒真情”的杰作。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大力倡导“写真事、抒真情”。  

在创新写作课题实验的教学中,我们就一直要求学生创意表达,创新思维,个性化作文,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因此,很多学生眼界放宽了,思维放开了,敢想了也敢写了,因而涌现出一大批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其中大多是一些热情洋溢、积极向上的歌颂美好生活的文章,这让我们感到由衷的欣喜。  

但是,在多数学生冲破老套作文的羁绊,放手“写真事、抒真情”,放胆抒写一些热情洋溢、积极向上的歌颂美好生活和人生理想的文章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少抒写生活的阴暗面,情感比较低调、偏激、消沉,格调不高的带有灰色情感印记的文章。比如,我所教的一个九年级学生曾写过这样一首短诗:  

我们怕啊         怕背  怕考  怕作业  

那道道数学题     就如“歌德巴赫猜想”般恐怖  

那要命的作文     绞尽脑汁却仍感到笔重似千斤  

我们怕啊         怕见同学那冷嘲热讽指指点点的神情  

怕见父母那恨铁不成钢的    声声叹息  

   

在八年级的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结束后,我的一位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  

明明是日本人侵略了我们,明明是日本人发动了那场罪恶的战争,明明那些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战争杀人犯至今仍然逍遥法外,而在我们的抗战胜利纪念馆里却大书特书“中日不再战争”“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些话难道是被侵略、被欺侮、被残杀的受害者一方主动说的话吗?我们的一次次吃亏、受辱,是不是因为我们太大方、太善良?我认为,以中国现在的实力,消灭日本是很轻松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行为,为我们在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同胞复仇,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无独有偶,一个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一篇作文——《生命的字典中不该存在的两个字》中写道:  

   

父亲,这是我最不愿提及的字眼。一想到它,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妈妈一个人早出晚归的身影;一想到它,我就想起刮风下雨的日子里,当看到同学们被父母一个个接走,而我一个人孤单地等着雨停风小时内心的孤独;一想到它,我就想起一次和同学发生口角时,那个同学说我是个“没爹要的孩子”时我心中的愤怒……父亲,它是抛弃、无情、孤单和愤怒的代名词。无论是看到、想到或听到这个字眼,我的心中涌起的就是太多的诅咒和仇恨。成长中,我对自己说,我生命中没有父亲这个词。我将坚定地从我生命的字典中删掉这两个字。  

   

对于这样的学生作文,我们该如何评判呢?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棍子打死,给它一个不及格,紧接着对学生大肆斥责:你好大胆,这样的文章能写吗?还是因为学生能够在作文中畅所欲言地抒发真情实感而给予高分呢?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不能武断地下结论。毕竟,学生在作文当中抒发的都是真情实感,这是符合我们作文教学的要求的,因此,它有值得肯定的一面。然而,从这三篇学生的习作当中我们又可以明显的看到一种倾向,那就是学生在抒发情感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走入了一个情感误区,他们在情感表达中带有程度很深的猜忌、仇视、反动、偏激、悲观等消极因素。若不加以引导,势必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二、教给学生怎样作文。这两方面关系密切,缺一不可。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在大力倡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出情感误区。  

       

我们应该看到,在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也是育人的一块重要园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既能够抒发真情实感又不走入情感误区、落实好育人的任务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培养正确、健康的作文情趣中育人   

现在中学生,生活阅历太浅、吃苦受难太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在教育人性化、社会开放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部分学生的个性意识空前膨胀,直至走向一种极端,于是,看任何问题总是习惯于片面、主观和偏激。时下,随着通俗的、武侠的、言情的小说以及网络文学对学生阅读领域的大举渗透,特别是一些“忧伤寂寞”作品的流行,一些中学生便莫名其妙地开始自哀自怜起来,作文中充斥着稚嫩的忧伤,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极尽宣泄对生活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悲观情绪,好像不写点这些就与时代格格不入似的。其实,他们这种过分夸大地抒写悲观情绪的行为与其说是在“张扬个性”,例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空虚、意志脆弱和缺乏个人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这诚如鲁迅所说的,他们“所感觉的范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悲观,而且就看这小悲观为大世界”。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当从小就教育他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观察生活、去享受生活、去感受并创造生活中的真、善、美。要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不可避免经受痛苦、失意、挫折、打击,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从而变得消极、悲观、偏激。进而,调动他们的作文兴趣,从培养他们写日记、周记,写读书笔记等方面做起,创造作文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作文情趣,养成积极生活,健康作文的习惯和心态。从这个角度来讲,语文老师绝不仅是语文学 习方面的 老师,还承担着孩子们朋友的义务在里面,还要当德育老师 和心理 老师,从思想与心理层面去帮助学生走出作文以及生活中的情感误区。  

   

     二、在培养积累、分析素材的思维训练中育人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到实践中去积累素材,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这当中,会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的作文总会写下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写下他们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些感悟、思考、看法,最初在脑海中处于杂乱、琐碎、混沌的状态,要把这些良莠不齐的素材写成作文,就要进行筛选和整理,在整理成文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某一思想逐渐明确、清晰起来。此时此刻,教师要启发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做到“点、面”结合,全面观察。要善于比较、鉴别,思考,分析,做到抓住特征,深入本质。实践表明:在积累、分析素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质是行之有效的。  

另外,作文教学中命题、半命题作文总会涉及到爱心、理想、公德意识、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作文时,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语文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引领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思想认识,鼓励他们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同时,不仅要对自己的心灵成长负责,也要给他人一种积极、乐观的感染和引导,而不是陷入情感的误区。  

       

三、运用作文评语育人    

    作文评语在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上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殊作用。好的作文批语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褒贬美丑,抒发感情,激励精神,对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健康人格起着重要作用。  

在很多学校,语文老师同时又担当班主任,因此,获得了教育学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因为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周记时,可以发挥时间、空间的优势,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正确指导。而好的作文评语在教会学生作文的同时,更教会学生做人。例如在批改前文那个单亲家庭孩子写的作文——《生命的字典中不该存在的两个字》时,我就批上了这样的评语:“对于你家庭的变故,老师和同学们都深感同情,但要知道,‘月之圆缺,人之祸福’是无法预料的。古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要你挺起胸膛,扬起风帆,用你的优异成绩来弥补这份缺憾,相信奇迹会在厄运中出现。”对于身处逆境,迷惘失意的学生而言,这无异于精神良药,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写作时,总会用一定的观念、思想、情感影响学生。学生作文时也一定会涉及怎样做人的问题,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定要利用好这块阵地,培养出更多地优秀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