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拾遗] ATM 发展年表

 亢标 2015-07-12



ATM年表.jpg 

1939年
土耳其人卢瑟·乔治·希姆吉安(Luther Simjian)在这个时期有了开发的想法,不过当时未申请专利,也没有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1959年
美国俄亥俄州的Kingsdle购物中心安装了第一台现金处理机。

1960年
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花旗银行的前身)在几个分支网点安装了一台被称为Bankograph的机器,当 初是为了客户缴纳水电费并获得收据而无需通过柜员,Bankograph是一个自动的信封存款机(接受硬币,现金和支票),并没有现金分配的功能。

1965年
在卡片上增加个人密码(PIN)的想法由英国工程师詹姆斯古德费洛提出并开发,不过也有人认为4位数密码是约翰·谢泼德-巴伦和他的妻子卡罗林的想法。

同年,日本Omron(欧姆龙)公司开发出一款能够接受信用卡付款的自动贩卖机


ATMfirstcashmachine.jpg
安装在巴克莱银行的ATM
1967年
英国人约翰·谢泼德-巴伦(John Shepherd-Barron)受巧克力自动售货机的启发独立设计出一款新的现金提款机,6月27 日,这款新的机器被安装在巴克莱银行的安菲尔德分行。当时该设备被称为De La Rue公司自动现金系统或DACS。这也是普遍被人们称为的"世界上第一台ATM”。
CARD.jpg
早期人们只能通过令牌取款

1968年
巴克莱银行和其它一些银行推出通过购买卡片进行现金的设备,但问题是,机器总是吞卡,客户如果想有更多的交易,必须购买新的卡片。

1969年
第一台使用磁条卡的设备诞生,美国汉华银行(Chemical Bank)率先使用,由Docutel公司的唐·维泽尔发明,当时这种机器被称为:Docuteller。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是第一个现代化的磁条设备。

日本Omron(欧姆龙)公司开发出可以通过使用磁卡提取现金的离线ATM机,安装在住友银行。
NCR.jpg
早期的真空吸钞专利图解

1970年
Donald J. Albert Rochester发明真空吸钞装置技术,是目前登记最早的真空吸纸技术,后来该技术被多人引用并改进,这也是现在NCR公司采用的真空吸钞技术的最初原型。

日本OKI公司开发的自动取款机M-Type交付富士银行使用。

1971年
Docutel公司推出了第一台真正的全功能的银行ATM。

欧姆龙(日本)安装全球第一台在线运行的ATM,安装在三菱银行。

IBM-3614.jpg
IBM公司的ATM-3614
1972年
IBM第一台ATM IBM-2984在英国劳埃德银行投入使用,被称为Cashpoint,这是第一个功能类似于现在的ATM设备


1973年
Docutel公司为维泽尔的成果申请了专利,并正式命名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简称ATM。自此ATM销售扩张开始,在美国运行的2000台ATM大多数来自Docutel公司,每台设备的价格约为3万美元。

美国Diebold公司开始TABS 600原型机的研制工作。
DBD TABS500.jpg
Diebold TABS-500

1974年:
Diebold公司第一台TABS 500离线式全自动金融交易系统安装在亚特兰大一家银行,而TABS 550 分为在线和离线两种类型,当时这种设备的灵活性独一无二,更有利于向银行销售,与此同时 TABS 600 也已研发成功。

NCR公布其首个ATM设备NCR 770。
ncr 770.jpg
NCR -700

1975年
NCR公司推出了其第一台NCR 770 自助服务金融终端 ,当时安装在英国的国家威斯敏斯特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能够接受现金存款和支票存款,但必须通过银行工作人员验证。

1977年
韩国Chungho ComNet有限公司(青湖)开始研发银行ATM

ncr 1780.jpg
NCR-1780 生产线

1978年
NCR公司推出新一代ATM NCR-1780,与最早的NCR-770 相比配备了视频显示器的设备。 

第一台IBM与Diebold兼容设备安装在印第安纳州波利斯的一家银行。

De La Rue推出多面额分配机芯MDDM。

1979年
韩国Chungho ComNet有限公司(青湖)开始销售ATM

De La Rue公司推出1300机芯。

1981年
晓星(HOYSUNG)开始生产银行自助终端和ATM

1982年
OKI公司推出世界首台现金循环ATM机AT-100”系列产品,其拥有将存入的纸币直接用于取款的纸币循环功能。
AT-100.jpg
OKI  AT-100 世界首台纸币循环机
1983年
NCR公司推出5070和5080型号的ATM 。由美国俄亥俄州的Wiliam J.Schaefer jr发明的真空吸钞技术转让给NCR公司,该技术专利中提出了真空吸盘技术。

1985年
据当时的统计NCR公司的ATM机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Triton(粹通)系统公司推出一款使用电池能源的ATM机,该机用途在于培训消费者如何使用ATM机,随后向发卡机构提供一款“卡激活”系统。

Diebold公司推出TABS 9000系列的ATM

1986年
OKI公司在此前的ATM基础上增加了硬币处理、存折发放等功能,开发出了“AT-200”,加速了ATM的多功能化

NCR正式落户中国,于北京成立首家办事处,为各大银行提供各项信息技术及金融解决方案

1987年
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国内第一台ATM 投入使用
        
印度第一台ATM由汇丰控股银行安装使用

1988年
中国首台实时ATM系统在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启用

1989年
KAL公司(ATM软件提供商)成立
               
Hitachi(日立)取款机开始在中国销售

1990年
IBM退出ATM制造业

韩国LG N-Sys 开发出第一台ATM

1991年
INTERBOLD公司推出i系列ATM机

NCR公司被AT&T公司收购,同时NCR公司开始生产56XX系列,彩色显示器开始配备。1994年至1996年间       生产的一些56XX设备被标记为“AT&T”,而不是“NCR”。

1992年
Tidel公司进入ATM市场推出第一台采用拨号方式联接的ATM机

1993年
有证实记录以来的第一台仿冒的ATM出现在康乃狄克州曼彻斯特购物商场

1994年
北京兆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ATM自动柜员机 

1995年
晓星(HOYSUNG)开发循环式ATM,同期对中国出口存折自助终端

1996年
Siemens Nixdorf(西门子利多富) 安装在乌克兰第一台ATM Procash 230
        
韩国HYOSUNG(晓星)开发出循环式ATM

1997年
ATMIA(ATM行业协会、非盈利组织)成立

韩国HYOSUNG(晓星)在北京成立独立法人企业,开始进军中国ATM市场

NCR(北京)金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
NCR公司58XX系列推出市场

De La Rue公司研制出NMD100出钞机芯

1999年
DIEBOLD在美国首先推出虹膜识别ATM机

北京兆维完成中国信息产业部《自动柜员机(ATM)通用规范》行业标准并并升级为首个国家标准

2002年
Hitachi(日立)存取款一体机开始在中国销售

2002年
HDS和韩国晓星ATM合并成Nautilus Hyosung公司

NCR公司与Fujitsu(富士通)达成加强ATM技术战略合作

广电运通与日立合作的HT-2845A ATM首次下线

广电运通第一台ATM出口古巴

2003年
Diebold公司推出新一代ATM Opteva系列

Wincor Nixdorf(德利多富)推出ProCash ATM XE系列

ATMIA 经过研究调查 认定ATM折旧年限平均为5年 

NCR在中国为交通银行郑州分行安装了第一台自由式全功能汽车ATM,NCR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中国首个跨厂商ATM软件协议

2004年
KEBA公司推出现金存取一体机(ATM)

Hitachi(日立)与欧姆龙成立合资公司

2005年
日立 HT-2845V 进入中国市场 

2006年
NCR公司收购Tidel公司的ATM部门

Hitachi(日立)和欧姆龙的ATM设备部门合并

2007年
晓星开始ATM品牌外包

2008年
NCR公司推出第六代ATM-662X/663X SelfServ系列

被称为世界第一台ATM制造商的De La Rue公司将现金系统业务部门出售给凯雷投资

被称为世界上首个使用ATM(1967年英国巴克莱银行的安菲尔德分行)的用户去世,享年92岁

2009年
OKI公司开发出了面向全球ATM市场的ATM机—“ATM-Recycler G7”,该ATM可以处理世界各国不同大小、图案和安全信息纸币的纸币

2010年
NCR推出业界首个混合媒介存取款一体机(SDM)

日立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
Dieobld公司在VMworld大会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虚拟化的自动取款机(ATM)的原型

西班牙储蓄银行La Caixa 在巴塞罗那运营了世界上第一台非接触无卡取款ATM机,该设备由日本富士通开发

日立HT-2845 SR 进入中国市场 

2012年
日本光荣(GLORY)收购Talaris(塔雷瑞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