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彩云:大人,别和孩子对立

 茉莉文吧 2015-07-13

边转发边感慨:应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教育智慧!

 

最近,不少朋友咨询:孩子“顽皮”、孩子“捣蛋”、孩子“特别”怎么办?还有许多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日益烦恼着。

    其实,孩子因为成长,也充满了烦恼。在成人眼里,“顽皮”的孩子不够“乖”,“乖巧”的孩子不够“灵”。小孩要讨大人喜欢,一定得是“多面手”。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明显的弱点。只是,如果大人不与孩子的弱点作对,孩子会变得可爱得多。
    这样,大人不至于烦恼,小孩不至于无所适从。
    班上有个男孩小谷,他说话流利、表情不屑、动作潇洒——我猜很像他家的某个大人。上课时,经常满不在乎地插着话;老师提示,他还嘴角朝一边撇着、笑着。
    哦~那“痞”劲满含着挑衅!让我在不友好的面对中,不知不觉地与他对立起来。
    于是,我总在他的“酷劲”上来之前,暗暗地限制他;他总在我的提示甚至批评中,依然满不在乎。
    每当这时,我总是很郁闷:这小痞子,咋弄?
    一次,一个女孩和我比试唱歌。我刚开唱,小谷就说:“太动听了!比什么,应老师赢!”我发现他的语言比其他孩子丰富而老练。
    又一次,分享区域游戏。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两个牌友之间游戏规则的不明确:“怎么总是小费赢呢?”小谷脱口说道:“因为小费出牌晚,不公平!”我再次发现他语言的流畅与准确。
    活动结束,我来到他面前,由衷地赞赏:“你说话反应很快,很明白,很好听,这叫伶牙俐齿。今天,你真的很伶牙俐齿!”
    尽管他挑挑眉毛,耸耸肩,笑着的眼睛却很亮。
    我一下子悟到了什么……我发现了我的机会。
    果然,活动“想象画:美丽的花瓶”,孩子们对炜炜的设计大为欣赏的时候,小谷满不在乎地插话说:“花瓶形状扭来绕去的,臭美!”
    “啊?!”孩子们一片诧异。
    我正色地说:“嗨,伶牙俐齿的话,说得不是时候,这叫多嘴多舌!”
    他看着我,依然撇撇嘴角,却不再笑了。
    我坚定了我的判断。
    以后,只要小谷的发言用在对的时候,我立刻竖立大拇指:“这叫伶牙俐齿!”
    以后,只要小谷的“开腔”开在不对的时候,我学他的样子挑挑眉、耸耸肩:“这叫多嘴多舌!”
    再以后,我还没发声,他自己先捂嘴:“这叫多嘴多舌。”我笑了:“没错!”
    这时,令人囫囵的小谷,开始变得可爱了。
    我想,小谷那股“酷劲”,是被周围的人们“宠”出来的——
    当他耍酷时,大人说:“嗳,小孩子,嘴巴蛮会讲……”于是,他越发耍酷。
    当他耍痞时,大人说:“嗳,小孩子,蛮像小大人……”于是,他越发“痞”。
    大人的调侃和赞赏,使得小孩不懂了是非,没有了分寸。
    我相信:在欣赏和调适中,小谷一定会明理起来。到了那时,小谷的“捣蛋”,将不再明显。
    由此,我想到:千万不可与孩子的缺点对立。因为,对立的处境,令我们深陷迷雾而无法分辨孩子缺点发生的原因,也无法看清缺点另一面的样子,这会使我们在失去耐心的同时,失去了良好的矫治时机。
    不对立,令我们看清孩子缺点的完整样子,从而一分为二地取其精华地帮助孩子积极地成长。
     所以,别和孩子对立!别和孩子的缺点对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