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亭序》书法版本汇集

 书画雅苑 2015-07-13
 
       通常认为《兰亭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撰并书。行书,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个字。传世摹刻本极多,以开皇本、定武本、神龙本三种为著名。
 

       开皇本所见版本有二:其一帖尾署“开皇十三年十月”,另一帖尾署“开皇十八年二月廿日”。“开皇”为隋文帝年号,因刻于隋开皇年间而得名。此刻本字迹臃肿,与定武本有灵滞之分,因未见于宋人著录,后人疑是伪造。上海艺苑真赏社曾影印。

 

             [转载]兰亭序的各家摹临刻写本

             开皇本兰亭序

 

       定武本为石刻本,浑朴敦厚,为诸刻之冠。传为初唐欧阳询临本,据载从五代石晋开始流传(当时不作“定武”之称),契丹耶律德光从中原得此,携于真定(现河北省真定县)。耶律死后,此石被弃山中,北宋太宗赵光义年间被一位“李学究”所得。李死后,其子为还债取出,被定武太守宋景文收入公库,因此得名。宋代熙宁年间,定武太守薛师正之子薛绍彭(书法家)将原石损去“湍、流、带、右、天”五字以区别于翻刻本。宋代大观年间,原石被收入宣和殿。“定武本”于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现存定武真本有二:一为元柯九思藏本,署签《定武兰亭真本》:另一为赵孟俯藏本,赵前后题跋十三则。清乾隆年间遭火焚,仅残存三小片,十六行,六十余字,后流入日本。

 

       摹本神龙本因帖之前后有“神龙”(唐中宗李显年号)半通印,故名。后人以此帖翻刻较多,故成一大体系。后经元代郭天锡以至清代翁方纲鉴定为唐冯承素摹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帖于乾隆年间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三柱。此帖为初唐墨迹,历来很受推崇,尤其近年来经比较鉴定,多认为它是最接近真迹的,因此,身价尤高,学此本者众多。

 

王羲之 <wbr>《兰亭序》

 神龙本兰亭序

 

       虞世南摹本。传为初唐虞世南所临墨迹。初被认为是唐褚遂良摹本,字体娟秀静雅,真迹尚存。元文宗时张金界奴将其上贡,又名张金奴本,后被皇帝钤以“天历之宝”印,故又名“天历本”。帖后还有宋高宗“绍兴”年号印,于乾隆年间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一柱。人常慕其“第一柱”之名而学之。

 

             [转载]兰亭序的各家摹临刻写本

             张金奴本兰亭序

 

      以上是《兰亭》三大类别,后世刻本非常多,但皆不能超越此三大系统。

   “褚遂良临本”。传为初唐褚遂良所临墨迹(列为“兰亭八柱”第二柱),至明代被陈敬宗鉴定为“褚临本”。因有的字笔法形态似宋代米元章,故又称“米临本”。

 

王羲之 <wbr>《兰亭序》

  “玉枕本”。传为欧阳询临蝇头小行楷,刻于禁中,可能是“定武本”的前身,又名“袖珍本”。又有贾秋壑以“定武本”缩写成者。
  “颖上本”。《思古斋黄庭兰亭》中见,传为“褚本”中最佳者,出于安徽颖上井中,又名“颖井本”。原缺数字,后有翻补,甚差。
  “黄绢本”。亦称“洛阳宫本”,帖中“领”上加了“山”,世称“领字从山本”,传为“褚本”(明王世贞藏)。也有说“黄绢本”与“领字从山本”不同,但同出于一个祖本或宋人“游似本”。
  “陈鉴本”。明代陈缉熙所收,并在前加一伪本。传为“褚本”,陈缉熙好勾摹,多以此刻石。曾失十五年后复得,故多刻之,共与好事者。
  “定武”体系中其它本。如“国学本”、“何氏东阳本”等都属“定武”体系。“国学本”于明初由徐达从“天师庵”送至国子监,又称“天师庵本”,比东阳何士英藏本为优。另有“荣芑本”,五字未损,仅逊“落水本”。
   《兰亭八柱帖》。杂帖。清代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以《兰亭序》临摹本墨迹三种上石,共分八柱;第一柱为“虞临本”(张金界奴本),第二柱为《褚临本》,第三柱为《冯摹本》即《神龙本》。另外三柱为柳公权《兰亭诗》三种。还有明代董其昌临柳书《兰亭诗》和乾隆临董其昌本《兰亭诗》共八卷刻于八柱之上,摹勒极为精美,传本不多。“八柱”现在北京中山公园,已损。
  此外据传还有“洛阳本”、“赐潘贵妃本”、“薛稷本”、“游似本”、“上党本”、“米氏本”、“薛绍彭本”等等。历代相传的不同本子不下百余种。


王羲之 <wbr>《兰亭序》
 宋仁宗临兰亭序

 

王羲之 <wbr>《兰亭序》
 元·赵孟

 

             [转载]兰亭序的各家摹临刻写本

             清·康熙临兰亭序

 

             [转载]兰亭序的各家摹临刻写本

              清·郑板桥临兰亭序

 王羲之 <wbr>《兰亭序》
 毛泽东-兰亭序

 

       关于《兰亭序》的去向,传说有很多种。一说由唐太宗设法从民间赚进御府后,殉葬昭陵。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兰亭》真迹经“劫陵贼”温韬之手又复见天日。之后随武后葬入。另一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间。虽说法各异,但《兰亭序》真迹下,确已成为千古之谜。
       现传世的《兰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迹。它的化身经过摹、刻流传,各种本子不下数百种,或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著名者如《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临摹,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今河北正定)而得名。清光绪年间李文田认为《兰亭序》其文为伪托,其书也为后人伪造。1965年中国书法界还曾掀起一场“兰亭真伪”的大辩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