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疝气

 学中医书馆 2015-07-13

疝气

 

   杨某,男,4岁。初诊日期:1965年7月4日。右侧阴囊膨大,下垂状似鸡蛋,触之不痛,推之能动,睡之上收,时隐时现,出没无常,历时一年,近月垂而不收,脉来细弦,舌苔淡白。仲景曰:“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此乃厥气不舒,肝气郁结,是因足厥阴肝经之脉,循阴器而络睾丸。

   治当理气散郁,柔肝暖肝为主。

   方药:软柴胡6 g,杭白芍10 g,当归身6 g,金铃子6 g,小青皮6 g,广陈皮3 g,淡吴萸3 g,山楂炭10 g,丝瓜络10 g。

   上方服8付,诸症消失,患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恐其再发,给用健脾益气之品10付,以顾其后。

   方药:西党参12 g,炒白术6 g,云茯苓10 g,炙甘草6 g,焦六曲5 g,广陈皮3 g,当归身10 g,炒白芍10 g,怀山药12 g。1966年春追访,前症未见复发。(《言庚孚医疗经验集》1980,113)

 

   【按语】本案疝气,病机为肝气郁结。本例他院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其母拒绝手术治疗,来我院就诊。以理气散郁,柔肝暖肝为治,疗效满意。

   方中柴胡、川楝、青皮、陈皮理气散郁,白芍养血柔肝,吴茱萸暖肝开郁,丝瓜络通经行血,因患儿既往有消化不良之疾而加山楂。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