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宝马拉中国车 自主品牌应借力而行

 爱萨摩 2015-07-14

【题要:这是晓程4年前写在德国的评论。如今,文章中的建议大多已被华晨宝马采纳,很多愿望变成现实,很多正在努力。本文成了一种发展的参照。希望在宝马的带动下,中国自主品牌能蓄积更大的技术潜力,迎来更美好的前景。】

德国宝马能不能拉动中国汽车?

自主品牌怎样借助宝马这样的领袖企业强化自己,借力而行?

技不如人,就该勇敢承认。不耻下问,强者为师,不失为现实而体面的动力。

问题是,宝马这样的领袖集团,愿意不愿意、有没有可能拉动中国汽车?

宝马的发动机技术、底盘技术、变速箱技术以及整车总装工艺、喷漆工艺都在世界领先。这些技术足以给中国以带动和影响。诞生这些技术的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也可以学习借鉴,横向移植,给中国以强有力的影响。实现这些,首先,需要德国宝马心甘情愿地帮助中国。

第一、派出年轻研究人员赴德国培训并参与研发。

建立与国外大的汽车集团的合作互助关系,互派技术人员,加强交流合作。选派汽车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就读汽车系,以公费留学方式培养自己的人才。

第二、与宝马共享机器人生产企业等重要核心设备的零部件供应商。宝马采购的KUKA机器人,中国也可以采购。大胆投入,宝马武装什么,咱也武装什么,将宝马的设备,变成自己的设备。这个有钱就行。中国不差钱。

第三、中国人要争气,彻底改变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建立或者使用宝马公司的严格的产品标准,采用宝马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照猫画虎,平向移植。一些规定制定,宝马公司并不保密,就在其博物馆里,新闻记者都可以调出查看。建立严格的企业制度,请华晨公司配合,聘请经过培训的忠于职守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或者聘请宝马集团资深专家做执行总监,实现宝马集团企业制度与产品标准的横向平移。

第四、促使沈阳华晨宝马方面尽快推出合资自主车型。

宝马集团其实很厚道。他们并不拒绝来自友好国家的求助。又有沈阳华晨合作合资的基础,如果要求塑造一款华晨宝马自主车型,不会有问题。以宝马的高水准、极致性完美产品工艺,即使把最差的车型平台拿到中国,也是世界上等品质。在此过程中,集中全国重点汽车企业的科研技术人员,组建国内的研发团队,对德国各项先进技术进行系统研发。

借助合资自主车型,让德国品质影响中国企业,带动中国汽车品质升级。在此基础上,加快研发新车型,派生出独立的产品体系。

第五、以沈阳华晨和一汽集团为主建立汽车科研基地和研发中心,集中组织全国各大企业技术骨干,带薪培训,带项目攻关,一个车型一个车型地搞。立足五年八年,建立自己的汽车世界。

第六、以电动车研发为切入点,实现与宝马等跨国公司的基础性合作。

合作从研发开始,从初始阶段介入,立足培养人才,选拔年龄小、素质好、有抱负的年轻学者挑大梁,担重任,与国外大公司合作研发,取得技术和经验,再纵向移植传播。

第七、以宽容豁达的态度积极争取和吸纳宝马集团这样的领军企业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

可以就新的大项目进行合作。合作的前提是人力投入均衡,技术共享。充分利用国内各种资源,吸引大集团合作。

总之,用宝马拉中国车,实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纵向跨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样,用不了很长时间,中国就可以摆脱汽车技术依赖,与世界汽车巨头并驾齐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