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位于台湾省台北县万里乡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个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岛之称。这一带地层由砂岩堆积而成,因受海浪长期的侵蚀和风化,在海边形成陡直的海蚀崖及宽平的岩床。形成了海蚀洞沟、蜂窝石、烛状石、豆腐石、蕈状岩等特殊的地质景观。海滩上奇岩怪石密布,种类繁多,各尽其妙。这些景色都是我以前没有见过的,很奇特。 野柳地质公园内被分为三区,第一区属于蕈状岩、姜石的主要集中区。在第一区中可看到蕈状岩的发育过程,同时也有丰富的姜石、解理、壶穴与溶蚀盘,著名的烛台石与冰淇淋石也在第一区中。 第二区的地第一区相似,皆以蕈状岩及姜石为主,但数量比第一区少,著名的女王头、龙头石与金刚石皆位于第二区内,所有游客的重点游玩区域也就是这。在第二区靠近海边可看到三种形状特别的岩石,分别取名为:象石、仙女鞋和花生石。三者都是岩层中形状特殊的结核,经过海水侵蚀后,而突出于海边的小地景。台湾著名的地标之一——女王头就位于野柳公园内。女王头也是一个蕈状石,由于它的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大家才特别称它为“女王头”。 由于千百年来风吹日晒,所以有专家断言再过二十年左右,女王头的“脖子”就有可能断掉。  沿着景区一直走,秋水共长天一色。



蕈状石的演育过程要历经千百年,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髦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宣状石,因外观像是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称为擎柱石,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 
像是盛开在海边的一朵朵大香菇 
 形态各异的石头,维妙维肖  远远望去,已有很多游客排起长队准备和“女王头”来个合影。 排过长长的队,终于轮到我了,我也和“女王头”合照一张吧。
 在野柳风景区内,立着一座铜像,是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他叫林添祯。故事发生在1964年,风景区管理所尚未成立,是开放的,当时林添祯是在风景区里卖凉水的小贩,那天有几个华侨观光学生在岸边照相,其中有一名不慎失足掉落海中。在旁的林添祯奋勇下水救人;经过一番抢救及岸上人员的协助,终于把落水的人救起,而林添祯却被大浪打到暗礁,不幸牺牲。当年蒋介石知道此事后,也特地前往哀悼,且立了铜像,事迹写进教科书,并盖了一栋楼,命名为“添祯楼”让后人敬仰、纪念。  第三区是野柳另一侧的海蚀平台,比第二区狭窄,平台一侧紧贴峭壁,另一侧底下则是急涌的海浪,在这里可看到不少怪石散置期间,其中,较特殊的有二十四孝石、珠石、玛伶鸟石,三者都是形状特殊的结合,经过海水侵蚀后,所呈现的奇特岩石。第三区除了奇岩怪石的自然地景之外,同时也是野柳地质公园内重要的生态保育护区。


 
 岩石经过海浪长时间的冲刷,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石头,例如像烛台的石头和仙女靴。

野柳风景区, 见识了大自然的杰作,在海浪对岩石的冲刷下,形成了形态个异的石头。像人物,像动物,各种图案为妙为肖,让人尽可能发挥想象的空间。海浪与岩石共同谱写出一首首的恋曲,烂漫而动人。这是一个奇特的海岸,一个美丽的海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