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子与《孝经》

 王哪儿蹽儿啊 2015-07-14

曾参是孔门弟子中不大聪明的一个,有点儿鲁,有点儿钝,有点儿一根筋。


孔子排“四科十哲”,连课堂打盹儿被孔子恨恨骂曰“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都堂皇上榜,却偏偏未见曾参。若说是入门太晚,没赶上趟,可入门更晚的子游、子夏却又何以赫然在列?


或许曾参确乎还不够出类拔萃,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个孝子。


曾参像


孔门素来盛产孝子,有三位都曾载入“二十四孝”名册,闵损芦衣顺母,仲由百里负米,而另一位便是啮指痛心的曾参。


曾参家贫,常进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久候曾参不归,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远方的曾参顿觉心痛,明白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匆匆而返,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提醒你赶快回家。”十指连心儿牵母,骨肉情深至于斯。


啮指痛心


曾参之孝纯然出乎天性,超越现实,超越意念,甚至到了灵异的地步,却又是如此真真切切。他这一心痛,令日后几千年来的儿女们也跟着莫名心痛起来,仿佛拴在心底的一根线轻轻颤了几颤,而线的那一端永远都握在倚门遥望鬓发渐霜的父母手中。


曾参也由此被视为天下孝子的化身,凡称孝子,必言曾参。苏秦合纵六国,见燕王曰“孝如曾参,廉如伯夷”;王充著《论衡》,也说“仁如颜渊,孝如曾参”;白居易咏慈乌,赞其为“鸟中之曾参”,足见曾参孝子形象的深入人心。


曾子庙大殿

曾子庙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南17.5公里满硐乡南武山之阳,1530年(明嘉靖九年)曾参被改封为宗圣曾子,故曾子庙又称宗圣庙。)


当曾参还是个小小少年时,躬耕于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归,因思父母而作《梁山操》。可惜这首曲子早已失传,无缘得聆,只能从他多年后同样因思父母而作的《归耕操》中约略体会一二:“往而不返者,年也。不可以再事者,亲也。嘘唏归耕,来日安所耕?历山盘兮钦崟!”


留不住的是岁月,带不走的是思念,总以为回家的路很近,父母就站在路的尽头微笑招手,谁曾想转眼已成空。孔子谆谆告诫“父母在,不远游”,诚是过来人的至痛之语。


曾参少时拜孔子为师,从学十载,于“孝”之一字可谓得孔子真传,《孝经》便是孔子教诲曾参何为孝道的授课记录。孔子开宗明义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无论是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以及庶人之孝,虽各有所当,但以爱敬之心来侍奉父母却是一致的,故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孝经·开宗明义章》


曾参是这么学的,也是这么做的,可是在“耘瓜受杖”一事上,他却意外挨了批。


“说来都怪自己,”曾参想,“那天若非自己不慎锄断了瓜秧,父亲也不会生气到要杖打自己,若非自己晕倒,父亲也不会又是惶急又是愧疚。虽然苏醒之后,自己佯作无事向父亲请罪,又抚琴而歌,好叫父亲放心,可到底让父亲担惊受怕了一场。”


耘瓜受杖


此事令曾参孝名远扬,却惹得孔子勃然大怒,吩咐“参来勿内”。一向恭谨的曾参竟会吃到“闭门羹”,众位师兄弟纷纷替他抱屈,婉转向孔子求情。孔子没有直接作答,却娓娓讲起了舜的故事:


舜的父亲叫瞽瞍,待舜极为恶劣,舜却非常孝顺父亲。每当父亲要使唤他时,他总是随叫随到,可父亲要杀他时,却怎么也找他不着。父亲用小棰打他,他就默默忍受,用大杖打他,他则会逃走。这样既没有使瞽瞍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而舜也尽了自己孝子的本分。



“可曾参是如何做的?”孔子的语气严厉起来,“面对父亲的雷霆之怒,轻弃己身,宁死不避,陷父亲于不义,此乃不孝之极。”


曾参的冷汗涔涔而落,他鼓起勇气问道:“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孔子连连摇头道:“这是甚么话!这是甚么话!臣之谏君,子之谏父,自古攸然。君有诤臣,不失其国;父有诤子,不失其身。君父有错,为人臣子,自当直言相谏。若如你所说,只知一味顺从父命,又怎能算得上孝呢?”


曾参犹如醍醐灌顶,满腔疑惑一扫而空。多日来他始终参不透这一层,此时方得破除迷障。他明白父亲对自己是爱之深,责之切,倘若当真失手将自己打死了,父亲岂非要从此悔恨无穷,万劫不复?一想到这里,曾参就不寒而栗,庆幸自己还活着。


孔子论孝


曾参的父亲是曾晳,比曾参早二十年拜在孔子门下,也就是“四子言志”里那位说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令孔子赞叹不已的的主人公。


每一个父亲都有过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但终归会在儿女们的目光中渐渐老去,褪淡成一个有些佝偻不再高大的背影,直至永远离开,徒留给儿女们无尽的悲伤。曾晳是在曾参而立之年病故的,史载曾参“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致后来“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曾晳生前爱吃羊枣,曾参见到羊枣便忆起父亲,遂不忍再吃羊枣。


又过了几十年,曾参也渐渐老了,病得越来越重。他自知大限将至,便把门人弟子召集到床前,嘱咐他们抬起自己的手脚,看看是否保全完好,叹道:“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他一生谨遵孔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训诫,未曾一日疏忽,直至临终之际,才敢说一个“免”字,从此可以坦然而去,再也不必担心有损于孝道了。其对孝道的践行和坚守可谓已到极致。


“孝”之一字,从耂从子,意谓子承老也。儿女幼时,父母扶着儿女蹒跚学步;父母老后,换成儿女搀着父母蹒跚走路。百善孝为首,孝是儿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敬,无关功利,只因血浓于水。《诗经·小雅·谷风》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每个儿女都应该读一读《孝经》,做一个像曾参一样的孝子。


《石台孝经》

(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解并书,太子李亨(唐肃宗)篆额,镌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碑文隶书,十八行,行五十五字,书法工整,丰腴华丽,结体庄严恢弘。唐玄宗手书“朕略萌”被西安碑林博物馆拍成照片发到官方微博后,一时间引来众多网友的追捧。原文中开头是这样三句话:“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萌字表达的是萌生、萌发的意思,不过现代人赋予了这个字新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