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追求的你,在浪费什么?

 SmileSH 2015-07-14


人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比如:掌握一门新语言,学学编程或者弹吉他,周游世界,等等。但是,这些“追求”真的有意义吗?



原文:The Futility of Always Pushing Myself to Be More

作者:Leo Babauta


过去的八年间,我的内心一直在挣扎:到底人生该更进一步,还是该知足常乐?


坦白讲,直到现在我仍处在挣扎的漩涡里,但我并没有放弃努力。


挣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八年前,当我创立Zen Habits的时候,我曾用一年多的时间成功改变了自身许多习惯。这些改变皆源自我对自身的失望。纵然我在很多领域都取得过成功,这种“失望”的情绪却从未远离我。


所以我开始试着学会知足。知足意味着接受自己,学会感恩拥有的一切,我开始领悟“足够”这个词的含义,不再总想着做更多的事,成为更厉害的人。


在“知足常乐”理念的熏陶下,我确实比以前更开心了。


然而,最近我又有了一些新感悟:


1、纠结并未消失

每一天,我都有实现一个新目标的冲动:跑一次超级马拉松,完成一次都市障碍跑挑战赛,练出六块腹肌,掌握一门新语言,学学编程或者弹吉他,周游世界,等等等等。“冲动”本身无害,它不过是人类的天性,同时还会带给你一些收获。


2、“冲动”永无止境

我总是想成为更厉害的人,我不知“满足”为何物,但做到什么境地才算“足够”?何时我才能对自己感到满意?


3、这些冲动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它的产生可能只是因为我在杂志或者博客中看到了某个点子,瞬间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哇,这事儿好酷!”。


某天,我正在翻看自己列出的“要做的事”、“要去的地方”和“要取得的成就”清单,突然间那些点子又闪过我的心头,让我感觉它们也应该出现在上面。太酷了,让我们追寻一个新的目标吧


但其实这个新想法对我来说并不怎么重要,它仅仅是我脑海中臆想的“实现这个目标,我的生活简直太炫酷了!”的一种自我陶醉!。


4、实现新目标后,我的生活也并没有变得那么酷炫

我总是能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到点什么,但实现目标后,生活也并不是我曾幻想过的那样。


我跑了超级马拉松,完成了都市障碍跑挑战赛,身材更为精瘦结实,也学到了一点编程技术…….但我的生活却并没有变得更好。现实永远无法媲美幻想。

5、这样的追求毫无意义

追逐这些成就,日复一日地想着提升自己…….这些并没有真正对我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它们只是幻想,并不能创造意义。

6、真正重要的是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那些“做更多事”和“成为更厉害的人”的尝试,对我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有这样一些追求可以创造意义:坚持写博客;帮助Sea Change Program里我的队友,因为我借此帮助他人找寻自己的初心、培养好习惯,让他们有所收获;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做事是有意义的,他们会感受到来自父亲的爱;写一本书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的诞生源于我对读者的爱。这些无疑都是值得追求的东西。

7、我可以理解冲动并放下

最近我正在练习如何发现那些驱使我要“做更厉害的人”、 “做更酷的事”的冲动…….只是看着它们在心中萌芽。我无法克制住这些冲动,但我可以小心提防着它们。


与此同时,我也能意识到它们对我的生活不会有任何重大的意义,它们只是幻想,我应该让它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放手并不容易,但当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冲动将不会像我期待的那样开花结果,我花上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仅仅只是为了完成那些事本身,而非创造真正的意义时,我便有了松手的勇气。


我不能参透所有,但我明白了,在有限的余生中,我应该追求真正有意义的生活,而非那些看起来闪耀新奇的事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