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审判判决书原件在苏展出

 苏迷 2015-07-14
苏州市名人馆首个特展今亮相
东京审判判决书原件在苏展出

   倪徵日奧亲手装订成册的东京审判判决书

 倪徵日奧在东京审判时使用过的打字机
  首席记者 李婷
  今天起,“正义的使者—倪徵日奧史料展”将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市名人馆拉开帷幕。作为苏州市名人馆成立三年以来举办的首个特展,展览将展出包括由倪徵日奧亲手装订成册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原件在内54张历史照片、32件实物,以展示著名法学家、东京审判国际检察组成员、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苏州人倪徵日奧充满法律精神的一生。昨天上午,倪徵日奧的女儿倪乃先在苏州市名人馆一楼展厅中,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参与东京审判的往事。
  1946年冬,从英美考察归来不久的倪徵日奧,刚刚与分离了5年的妻女享受了几个月的团聚时光,就接到一项紧急任务——支援东京审判。当时审判已开始一段时间。由于法庭审判采用英美法制度、运用严格的证据法,而中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对英美程序法的实际运作缺乏经验,且当年交战时未能预先收集人证物证,致使策划“九·一八”事变、制造满洲国等傀儡组织的板垣征四郎,以及到处进行特务活动、罪行累累的土肥原贤二,因缺乏“证据法”需要的确切证据而极有可能逃脱应有的惩罚,中国检察方面的工作处于很不利的局面。时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的向哲浚回国述职,急求熟谙英美法程序的检察人员前往东京驰援。
  为何选中倪徵日奧呢?因为此前的1945年至1946年7月,倪徵日奧曾赴英美考察司法。在环美一圈的考察中,他每到一处都尽可能深入细致地了解美国司法运作的实际情况,这个经历成为他最终以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的身份前往东京参与工作的重要原因。
  “英美司法的一个特点是保护被告者,东京审判时的被告不仅有日本律师团,主导审判的美国还为被告指派了美国律师,因此,父亲到达东京后和同事赶到日本前陆军省档案库,以日本人自己保存的材料来指证他们的罪恶行径。”倪乃先表示。
  1947年9月10日,东京审判的被告个人辩护阶段开始。中国检察组方面能否对被告所提证人进行有力反诘、并见缝插针地提出证据,将决定最后被告罪责的确定。在9月16日土肥原个人辩护阶段,倪徵日奧运用英美法的程序规则,步步紧逼,让土肥原所举证人哑口无言。老奸巨猾的土肥原随后放弃当庭亲自辩护,力避中国检察方面的盘诘。对此,倪徵日奧早已洞悉,决定在反诘板垣时,将其二人的罪证一并提出。在10月6日板垣征四郎个人辩护阶段,面对板垣长达48页自辩词,倪徵日奧对其中涉及的事情件件盘问、反诘、驳斥,共持续整整三天,不仅痛击板垣,并把他与土肥原共同策划和实行的侵华罪恶活动联系起来,一箭双雕地进行指控。倪徵日奧精心准备了由70多条组成的控告书,给被告辩护律师以有力的驳斥,给企图逃避罪责的侵华元凶土肥原和板垣以致命打击。1948年11月,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均被判处绞刑。
  此次在市名人馆展出的东京审判判决书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其全称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当年长达1231页,法庭用了整整7天时间才宣读完毕。“据父亲回忆,判决结束后,法庭将英、日两种文字的判决书发给了法官和检察官,当时并未装订。我父亲就把他收到的这份英文判决书自己动手装订成了11册,收藏起来了。”与判决书共同展出的还有一台打字机,“这是父亲在东京审判工作期间使用过的,后来带回国内,一直留在北京的家中。所以,这也是一件见证了父亲重要历史使命的物件。”倪乃先在展厅中深情地回忆。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及深远影响仍然令人深省。倪徵日奧竭智尽力,以日本自家原始档案作为日本战犯的罪证,熟练运用英美法程序和诉讼技巧,扭转了审判以来中方的被动局面,为中国检察组赢得了诉讼胜利,向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法庭上他机敏睿智、沉着冷静,精彩的答辩艺术亦成为经典,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父亲当年在法庭上的诘问纪录约有600页,现在这些内容将出版成书以供研究。”倪乃先在采访结束时,还特别强调,“我从小就觉得父亲是很威严的一个人,但是我也要告诉大家,他在包括东京审判时的发言都是苏州人一贯的谦和,他的智慧是绵里藏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