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突发事件的智慧处理

 学海泛舟郎 2015-07-15
这堂课安排的很紧凑,还有十分钟正好能将任务完成。突然王正强站起来喊道:“老师,张绪涛把墨水撒在我身上”。我一愣。怎么办?是马上处理还是按常规把这两人交给班主任。马上处理会影响我的课,课后交给班主任又似乎不太负责任,毕竟在我的课堂上出的事。我决定先继续上课,“你先坐下,下课后我还你一个公平”我说道。
  课继续,可我脑子就转开了。课后我怎么处理,常规是先弄清情况,然后错者必须认错并被迫道歉,最后警告不许再犯。可是这种处理只是暂时解决这一事件,不一定解决了矛盾,因为张绪涛也许会想:我不就撒了一些墨水吗,居然敢告诉老师,看我以后怎么整你。再说这是发生在课堂,全班同学都等着看老师怎么处理,看老师如何主持公道,这是对老师公信力的考验。我又想到,这一届七年级学生,刚上中学,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还很差,能否借此机会,给大家进行一次教育。
  还有六分钟就要下课了。我决定停掉语文课,处理这一起案件。
  我说:“王正强,你是原告,你确信这是张绪涛干的吗?”“是的,是他搞的。”我转向张绪涛:“张绪涛,是你搞的吗?”“是的,我的笔不下水,是我不小心甩到身上的。”此言一出,立即遭到前后同学反驳,三个同学纷纷指控是他故意所为。张绪涛是外乡转学来的,行为习惯极差,很少听课,作业靠糊,上课期间小戳小捣,绝大多数学生憎恨他,当属后进生。而原告王正强平时几乎交白卷,也是后进生。可我的目的是要借此机会教育大多数,给大家一个正确的是非观。于是我问张绪涛周围的同学:“你们可以证实张绪涛是否故意的。”他们都说是故意的,全班同学七嘴八舌议论,说是张绪涛耍赖、撒谎。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张绪涛低下头承认是故意所为。我转向大家:“案情基本明了,原告控告被告撒墨水在他身上是事实,被告也供认不讳。”众人哄笑。我继续:“大家如何看待今天他俩的表现。”同学们很踊跃。杨静说:“张绪涛不对,他欺负人。”我说:“他还有什么错误。”有人说他上课不听课。郑冬说:“他撒谎。”我紧追:“他为什么撒谎?”有人悟到了:“为了隐瞒他的错误。”我说:“是啊,常有人犯了错不是首先认错,而是用制造另一个错误来掩盖第一个错误,这样错误会越来越多。”学生已经参与进了对这件事的探究,我窃喜,决定继续深入:“现在大家来评价一下受害人王正强今天的表现。”同学们很活跃。他的前排张禄艳说:“他不应该打断老师上课。”有人说他上课也不在听课。我知道几乎交白卷的学生怎么可能在听课,但这不是我要的。我说:“这是他的不对的地方,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陶薏说:“他受到损害后向老师报告。”我因势利导:“如果不告诉老师,他自己会怎么处理?”同学们一片哗然:“下课找张绪涛算账、报仇。”“两种办法,哪种处理更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第一种。”此时我有些得意了。但是还不能就这样放过他们,得乘胜追击。我说:“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懂得事理,刚才大家看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弄清了是非,但这件事还没解决呢,怎么办?”同学们齐声说:“张绪涛道歉。”我面对张绪涛:“你认为呢?”张绪涛一脸愧意:“我道歉。”随后弯下腰对王正强说:“对不起。”同学们很开心,好像打赢了一个胜仗。
  我知道这时我该唱主角了,对同学们深情的说:“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包括老师在内。只是同学们还很小,犯的错误自然多一些。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犯错的过程,人的一生就是犯错、改错的一生,优秀的人总会在犯错后及时认识到错误,并能改正。而表现不太好的人总是在犯错后认识不够,不能克制自己,继续干同样的错事。今天张绪涛犯了错,是大家帮助他认识到错误,我们相信张绪涛的道歉是真诚的,也相信他今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我们从王正强今天表现看来,也知道了应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随着悠扬的下课铃声,我宣布下课,同学们齐声高喊“老师再见”。
  我轻盈的步出教室,心情很好,尽管这是一节不完整的语文课,但是我抓住了教育时机,不动声色的开了一个简短的班会课。在处理此事的六分钟里,我没有自作主张的对当事人作任何评价和处理,把事件的评判和处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全班同学。这个教育过程中,张绪涛是受教育者,王正强和全班同学是教育者,同时张绪涛又是一个教育者,同学们成为了受教育者。只是他们是不自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我才是自觉的教育者。我也因此认识到,教育过程中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他们的智慧往往超过了我们老师的想象,从这个意义上,我也是个不自觉的受教育者。
  另外一点,我也认识到教育者要把每一次突发事件当作一次教育良机,让每一次偶然事件变成一次必然教育,使班集体获得一次“化腐朽为神奇”的转机。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教育者的责任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应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机智。做到了这些,教育者所期盼的“最佳教育时机”是随处可见,并且常常不期而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