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肝扶脾法治慢性胃炎验案

 负鹏载舟 2015-07-15

疏肝扶脾法治慢性胃炎验案

病例:蔡某,男,37岁。患者反复胃脘部胀痛1年余,加重3天。近1 年来胃病、胃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曾在多家医院诊治,予制酸剂、胃肠动力药及清热和胃中药等治疗,疗效不佳。近 3天上腹部胀满而痛,食后明显,嗳气频频,伴情绪抑郁,头晕失眠,食欲差,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左脉弦,右脉濡细。行纤维胃镜检查示:胃黏膜花斑样充血水肿,HP阴性。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治以疏肝扶脾,行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处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川楝子、郁金、元胡各10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5剂,每天1剂,水煎分 3次服。二诊:脘腹胀痛、嗳气已明显减轻,心情舒畅,唯进食不佳。上方去川楝子、元胡,加太子参 20克,白术9克,服7剂,症状基本消失。续服逍遥散调理,嘱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心情舒畅,又治疗1月病愈。

点评:情志内伤是部分慢性胃病患者久治不愈的重要病因。气郁日久,常致肝郁脾虚。表现为胃脘胀痛,嗳气,泛酸,胸胁胀闷,食少,头晕,气短,便溏,舌质淡,脉弦等,随情绪波动尤为明显。治以疏肝扶脾,权衡虚实变化,常选用柴胡疏肝散或越鞠丸加厚朴、砂仁、太子参等。疏肝解郁喜用香附、川芎、砂仁为主,香附性平不寒,味香走窜,善开郁气,兼消痰食,合川芎行肝气,砂仁通行结滞、和胃醒脾,3药为扶脾运脾之要药,合用可奏调和肝脾之效。庞志强

泌尿系感染伴高血压:用龙胆泻肝丸

   案例  47岁的王大姐患有高血压病,半个月前,她因工作过度劳累而致血压升高,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故到某医院中医科就诊。中医师诊断为肝阳上亢(高血压的一种证型)伴“尿淋”,开给她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王大姐服用2天后症状基本缓解。

    分析  龙胆泻肝丸含龙胆草、山栀子、黄芩、柴胡、当归、生地、泽泻、车前子、木通、甘草,具有清肝胆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如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目赤、口苦、胁痛、耳肿痛;以及湿热下注膀胱(如尿淋)引起的小腹急痛、小便混浊、生殖器瘙痒肿痛、妇女白带异常等症。成人每次15克,每日2次,儿童慎用。肝胆虚火,症见眩晕耳鸣、面白无华、两目干涩、潮热盗汗者,以及孕妇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