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名字相应

 昵称503199 2015-07-16

古人有名又有字,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即所谓“名字相应”。当然,名字相应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十分显露,一看就懂;有的却相当隐晦曲折,非经详细解释,难以明白其究竟。下面举一些名人作为例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因他出生前父母“祷于尼丘”(尼丘为山名),“生而首上圩顶”。孟子名轲字子舆,舆是车子,轲是车上部件。

孔子的学生很多:颜回字渊,《说文》:“渊,回水也。”仲由字子路,行必由路。端木赐字子贡,上给下为赐,下奉上为贡。卜商字子夏,夏和商都是朝代名。宰予字子我,予和我都是第一人称代词。冉耕字伯牛,说明春秋时已用牛耕地。

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他在《离骚》篇首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据朱熹的解释,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高平为原,故名平而字原也”。

汉代史学家班固字孟坚,坚固两字同义。天文学家张衡字子平,平衡两字同义。

三国时曹操字孟德,本于《荀子·劝学》“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一语。周瑜字公瑾,瑾和瑜都是美玉。

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愈有进取、胜过的意思,故以退补进。

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熹是光明,晦是阴暗,两者正好相反。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頫(同俯)是低头,昂是抬头,两者正好相反。

对于古人“名字相应”这种现象,前人作过专门研究,就中以清代训诂大家王引之所著《春秋名字解诂》最为著名。当代学者山东大学教授吉长宏先生积二十年之努力,写成一部名为《古人名字解诂》的一百二十万字的大书,其中解疑释惑之处极多,这里只录明清两代各一人为例,以见一斑。

明代汤显祖字义仍。《尔雅·释亲》“昆孙之子为仍孙”,即自身算起的第八代孙。光显祖先,义当由后代担承。

清代纪昀字晓岚。《玉篇》:“昀,日光也。”《说文》:“晓,明也。”日生光,天破则晓,故昀晓相应。晴朗日,山峦蒸润之气为岚,与日光相关,故以为缀饰。

作者:吾三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