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字趣谈

 昵称503199 2015-07-16

阅读古书,要留意古今字的用法。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代有些字一字多义,身兼数职,后来为了便于区分,另造新字以避免歧义。于是,原来一身数职的字称为“古字”,后来为区别意义而造的字称为“今字”,两者合称为“古今字”。

古今字的用法对阅读古书的关系很大,如果不了解古今字的常识。在阅读古书时就有可能产生误解。例如《汉书·杨恽传》:“廷尉当恽大逆不道,要斩。”此句的意思是:廷尉判处杨恽大逆不道的罪状,腰斩(杨恽)。句中的“要”是“腰”的古字,《说文解字》对“要”字的解释是:“要,身中也。”“身中”,指人体的中部——腰。但是,“要”除了解释为“腰”之外,还有“需要、要求”等意义。如果不了解“要”是“腰”的古字,而用现今常用的意义“需要、要求”去解释“要斬”,就会误解为“需要斬杀”或者“要求斬杀”,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

又如《左传·襄公十九年》:“赴于晋大夫。”此句的意思是:向晋国大夫告丧。“赴”是“訃”的古字,意思是“告丧”。如果不了解“赴訃”是古今字,而用今义“奔赴”、“前往”去解释“赴”字,也会误解原文。“赴”在古代原兼有“奔赴、告丧”两义,后来为了避免歧义,才将“告丧”之义的“赴”写作“訃 ”。

还有一个笑话,有人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何为为我禽”一句,理解为“为什么成为我的家禽”,这也是误解。误解的原因除了把表示被动的第二个“为”字错解为动词“成为”之外,还在于不了解“禽”是“擒”的古字,在句中意为“擒获”。原句的意思是:为什么被我擒获?“禽”字身兼“家禽”、“擒获”两义,后人为了便于区分,另造“擒”字以表“擒获”之义。“禽擒”也是古今字。从以上例句可知:掌握古今字的用法确很重要。

古今字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下列两种:

一种是以古字为声符,另加相关意义的形符构成今字。上述两例中,“要”的今字“腰”、“禽”的今字“擒”就是如此。又如“益”字的原义是“水满漫出”,后来又兼有“利益、益处”等义,于是以“益”字为声符,加上“水”为形符,构成今字“溢”。

另一种是保留古字的声符,改换古字的形符构成今字。上例中的“赴”,今字作“訃”就是如此。又如“说”字,古代既有“陈述、述说”之义,又有“喜悦”之义。例如《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中的“说”字就是“喜悦”之义。后来为了区分意义,把“说”字的形符“言”该为“心”,造出今字“悦”。

作者:春 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