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方隐角竹顶壶

 飞云阁0811 2015-07-16

四方隐角竹顶壶


分类: 收藏品、艺术品 > 紫砂器


【藏品名称】:四方隐角竹顶壶
【藏品类别】:紫砂壶
【藏品年代】:近代
【藏品原属】:民间收藏  
【藏品现状】:留存至今
【藏品简介】:高12.6厘米   宽13.2厘米   范大生
壶身方中寓圆,刻隐角竹节纹,饱满圆湛,底、肩、口、盖,呈塔叠砌,端庄稳重,有节奏之美。
立面筋线,自下而上贯通。与嘴、把沟通而浑成一体。嘴粗、饰四条竹纹线,把亦方中带圆,刚劲有力,竹节纹与壶身统一。盖为四方隐角,纹线渐消失于盖顶。口盖为母子线可转换吻合,贴切紧密,盖内钤“大生”名款。四方柱桥梁竹节为钮,旁塑对称的几片竹叶,一番高风亮节之风油然而生,气韵具到,实为民国初年之佳作。
范大生为清末民初与俞国良同时的名家,此四方隐角竹顶壶为大生一生突出的代表作。其式样在传统的竹顶壶造型上添加筋纹变化,并对各个部位进行加工提炼,渐趋完善,制技亦精细纯熟。
壶上镌刻铭文:“扫雪开松径,疏泉遇竹林。”为同时陶刻名家陈少亭书刻。

藏品图片藏品图片

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宜兴紫砂泥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宜兴丁山(丁蜀镇)位于太湖之滨,是一个普通而美丽的小镇。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镇里的村民早出晚归,耕田做农活,闲暇时便用陶土制作日常需用的碗、罐。就这样,他们过着无忧无虑而又简单平凡的生活。有一天,一个奇怪的僧人出现在他们的镇上。他边走边大声叫唤:“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村民们都很好奇地看着这个奇怪的僧人。
僧人发现了村民眼中的疑惑,便又说“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吗?”,人们就更加疑惑了,直直地看着他走来走去。奇怪的僧人提高了嗓门,快步走了起来,就好像周 围没有人一样。有一些有见识的长者,觉得他奇怪就跟着一起走,走着走着到了黄龙山和青龙山。突然间,僧人消失了。长者四处寻找,看到好几处新开口的洞穴, 洞穴中有各种颜色的陶土。长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敲打铸烧,神奇般的烧出了和以前不同颜色的陶器。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紫砂陶艺慢慢形成了。事 实上,宜兴紫砂泥是段泥又称本山绿泥(烧成后呈淡黄色)、红泥、黑泥、墨绿泥和紫泥,还有夹在石层中间的黄色泥土称石黄又称朱砂泥(烧成后呈红色)的总 称。紫砂陶土的颜色确实是五彩的,故又称为“五色土”。紫砂泥就分布在宜兴的丁蜀地区。黄龙山和青龙山泥矿中的紫砂泥为上品。 紫砂陶土的成因,属内陆湖 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紫泥是甲泥中的一个夹层,绿泥是紫泥夹层中的夹层,故有“泥中泥”之称。朱砂泥是夹在石层中 间的一种黄色泥,故又称石黄泥、岩中泥。
材质特点
宜兴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 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 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 泥料)。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红泥(或称朱泥)则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周高起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因为产量少,早期除销往南洋的 水平小壶用朱泥制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妆土装饰在紫砂泥坯上。至于朱泥的胎土,不过是制壶陶手,为了求得更精细的泥料,将红泥以洗泥沉淀,得到约140 目到180目细孔的泥料,制成细如滑脂的朱泥壶。朱泥的土质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约在14%到18%之间,这是朱泥所以烧成后壶身成为红 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朱泥的泥性甚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烧成,因收缩率高达30%至40%,故一般成品良率约仅七成。

1

矿的开采 

宜兴储存的陶土虽然极为丰富,但紫砂矿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曾有一段时期,因违法开采、过度开采,很多紫砂矿矿井都已基本报废。
2005年宜兴颁布实施紫砂矿“禁采令”:暂时冻结对紫砂泥土的开采。这在一定时间内做到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全方位呵护紫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时期的需要。

2

烧制工艺 

紫砂壶的捂灰烧制工艺是通过运用其他介质人为地对窑变现象的一种应用~,在烧成过程中使紫砂壶变色均匀的 一种烧成工艺。龙窑烧成时,因为茅柴未完全燃烧的残留物和炭灰的堆积,特别是在下段底部位置形成局部混合还原气氛,造成紫砂壶的变色现象。经过摸索、总结 规律后,这种窑变现象逐渐授掌握运用。早期的捂灰是把紫砂壶装入匣钵内,在其内外用砻糠等塞满整个匣钵,遮盖封闭后把匣钵装在龙窑最底部位置进行烧制。
因不具备龙窑底部的混合还原气氛,匣钵内一般采用细煤粉,木屑等碳性较强的燃料作为填充物,形成局部还原气氛。并采用低温(约1100-1150℃)烧制,以增加制品表面的碳素附着能力。
紫砂原料的吸附性恨强,其本身又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碳素,在还原气氛下,这些有机物和碳素不易燃尽,并且在 400-600℃时有FeO的情况下,氧化碳分解反应强烈进行,反应所产生的碳素被吸附在胎体表面,这些碳素的氧化在还原气氛中要推迟到烧成的末期及冷却 的初期才能燃尽,所以捂灰烧成时的温度要低于实际的烧成温度。而密封匣钵中塞满的碳性填充物,能减少烧成时匣钵内燃烧产物中游离氧的含量,并隔离壶体,使 紫砂壶在良好的局部还原气氛中烧成。并且由于碳性填充物中碳素的渗入,加强了紫砂壶的着色效果。各种紫砂原料由于其本身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以及烧成时温 度和气氛等因素,捂灰烧成后的紫砂壶会呈现多种青黑色调。

3

捂灰工艺 

捂 灰工艺主要是含铁量较高的紫砂壶在还原气氛下烧成,使原料中氧化铁存在的形式发生改变。在正常烧成条件下,紫砂原科中氧化铁的结晶形成大多数是赤铁矿在还 原气氛中烧成,赤铁矿被还原成了磁铁矿晶体,故捂灰制品表面对磁铁有一定的吸附性。紫砂泥料中如绿泥类等一部分含铁较低的泥料一般不适宜捂灰烧成(捂灰烧 成后多呈淡灰墨色,色泽效果不佳)。捂灰烧成后的紫砂壶,如再在中性-氧化气氛的窑炉中复烧,郾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早在明代,紫砂工艺大师陈仲美就已使用调砂和铺砂的方法,来增强紫砂器表面的装饰效果。
调砂工艺:在加工好的泥料或粉料中,根据要求调入各种具有一定大小及比例的砂质颗粒,以提高颗粒密度。调入的颗粒和基泥属于同一种矿料,称为本色调砂;调入的颗粒和基泥不属于同一种矿料,称为异色调砂。
本色砂调入原泥中,由于泥料质性相同,烧成后胎质色泽不会产生较大变化,但基泥中的颗粒含量有所增加,主要起到增强 坯体骨架的作用。对于一些质性较软的颗粒,还需对颗粒进行600-800℃的素烧以增加强度,否则颗粒在成型过程中易被工具压碎而造成器表拖尾现象。如朱 泥泥料大多收缩和变形率均比较大,不利于单独制作大型作品,需凭借调砂的方法增加坯体强度,这样的坯体烧成后整体收缩及变形减小,提高了烧成成品率。因此 现代所见朱泥壶大多掺以粗砂颗粒或以熟料(熟料是将成品泥素烧后研磨成的粉料)支撑。
异色调砂因调入的颗粒和基泥色泽、质性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泽效果。若调入颗粒质性较硬时,烧成后器表颗粒凸显,呈粗梨皮状;当调入颗粒质性较软时,烧成后器表会产生细微的凹点状。颗粒质性越软,凹点就越明显,形成一种犹如桔皮状的肌理效果。

4

铺砂工艺 

铺砂工艺:铺砂是指紫砂坯体在制作过程中,把不同泥色的砂粒采用铺、点、撒等方法,施于尚有一定湿度的坯体表面。再借助工具将砂粒嵌入坯体表层。铺砂主要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使烧成后的紫砂器表面铺入的砂点和胎质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铺砂颗粒的质性一般要求高于或等同于坯体颗粒的质性。如质性较软,会造成制作时颗粒拖尾及烧成后因颗粒收缩较大而产生和胎质不相容的现象。
抽砂工艺:抽砂是在加工好的粉料或浆料中分离出某一部分规格的颗粒。例如在40目的粉料中抽离出60-80目的颗粒,使剩余的颗粒与细料烧成后形成一种粗与细明显的对比效果,产生新的质感。

5

特点 

第一、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第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
第四、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
第五、紫砂陶质耐烧:冬天置于温火烧茶,壶也不易爆裂。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决非偶然。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所以特别喜爱用紫砂壶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