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器,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而成的无釉细陶器,它的出现晚于陶瓷。明、清时代的史籍记载,紫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第一个紫砂壶相传是书童供春所做。明代正德年间,金沙寺内有一老僧精于制陶,当时吴门唐寅的好友提学副使吴颐山带着书童供春在这里读书。供春常常看着老僧做缸,出于好奇,供春取了老僧做缸洗手后沉淀在缸底的紫砂泥,模仿寺旁一棵古银杏树上的树瘿纹样,做了一把紫砂壶。这第一把紫砂壶就是史上著名的供春壶。

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紫砂壶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长物志》说它 “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梅尧臣的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描述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

紫砂壶能适应冷热急变,寒冬腊月注入沸水,紫砂壶不会因温度急变而胀裂;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而且还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裂。紫砂壶具有比较高的气孔率,因此有透气性好,古人说用它泡茶, “暑月越宿不馊”。而且即使长久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开水泡烫两三遍,晃动后倒去水,用凉水浸一下,再泡茶原味不变。随着时光流逝年代久远,壶身色彩更加沉稳厚重,越使用越显光滑滋润,表面不易老化,因此紫砂壶越老价值越高。

代代有创新

紫砂壶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光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型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花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返璞归真的原理。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以书画、铭刻、印板、绘塑等作装饰手段,壶体壮重稳健。筋纹菱花壶俗称 “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 “筋纹器”。陶艺壶是一种是圆非圆,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较抽象形体的壶,可采用油画,国画之图案和色彩来装饰,有传统又非传统的陶瓷艺术。

紫砂壶

宜兴早期的紫砂壶是用来煮水,做工简单粗糙,形制变化很少,仅有颈部变化高矮或六方长颈和提梁等。明代中叶紫砂陶壶逐渐被精于茶理的文人所关注和喜爱,众多名人雅士参与设计制作,在造型上争奇斗胜,到天启崇祯时期,紫砂壶首创书法铭文。经过不断改进,紫砂壶最终成为雅俗共赏、饮茶品茗的最佳茶具。冯可宾在 《祘茶笺》中写出了当时的紫砂壶制作风尚及茶风: “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紫砂壶往往书画合璧,山水花鸟人物俱全,陈洪绶使紫砂壶更加文人化。陈洪绶,字曼生,是清代中期著名书画家、篆刻家,陈洪绶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使紫砂陶艺更加文人化。他与杨彭年合作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曼生十八式即为其所创。杨彭年首创捏嘴新工艺,他不用模子,信手捏来,颇具天趣。两人合作,由此开启紫砂壶 “名士名工,相得益彰”的韵味,将紫砂创作导入另一境界,给予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

民国以来,宜兴紫砂壶艺师徒相传,名人辈出。建国以后,顾景舟、朱可心、任淦庭、蒋蓉、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七位老艺人称为紫砂泰斗,他们创作的紫砂壶别有韵致,名动天下。

行情渐走高

一壶之中,集诗、书、画、篆刻于一体,技法聚雕塑、釉彩、泥绘、掺砂于一身,或精巧、或大气,或仿古、或仿生、或典雅、或雄浑,百壶百态,匠心独具。近年来,紫砂壶的收藏价值不断引人注目,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以顾景舟为例,他与书画大家吴湖帆合作的一把紫砂壶拍出1232万元的高价;与韩美林合作的“提梁盘壶”以1150万元成交;与魏紫熙合作的 “矮井栏壶”以1035万元成交;他创作的 “云肩如意三头茶具”以1023.5万元成交。

尽管紫砂壶整体收藏投资行情走高,但依然有价值洼地,与顾景舟大师同时代的 “紫砂七老”中,蒋蓉、吴云根、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王寅春等人的作品价值被严重低估,因此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正因为如此,此次沪上的紫砂壶拍卖专场“五星汇聚”拍品尤其令收藏者感兴趣。据悉,顾景舟的 “座有兰言”仿古壶创作于1964年,限量版100把,起拍价为280万元。吴云根创作的拍品为洋筒壶,壶身刻老人松下品茗,神态安然自得,刀法爽利,线条遒劲,整个壶在直圆相间中韵味浓厚,起拍价仅5万元。 任淦庭创作的一对梅花京中盆造型典雅,书画精绝,成对更少见,被业界称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但起拍价也仅为5万元。蒋蓉是当代陶都第一位女紫砂工艺大师,被誉为 “花货泰斗”, 其代表作品 《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此次走上拍台的是蒋蓉创作的竹根壶,线条简洁柔美,起拍价为26万元。

真品有保障

任何艺术品只要价值受到重视,赝品便如影相随,紫砂壶也不例外。可从几个方面辨别紫砂壶真伪:

一是泥料胎土。不同年代胎土采自不同的矿脉,色相、颗粒度及光泽肌理都有差异。古代的壶在泥料研磨及配制上都属初期阶段,采矿又接近地表,因此其壶泥都有粗糙及色泽偏淡的特征。清后期的 “天青泥”也与历代泥料不同,当时的泥砂粒粗,可用竹刀,木质印章刻镌。二是工艺手法,紫砂陶人会有不同的风格,如面上的光润细洁、线条的粗细曲直、轮廓的方圆锐钝等。三是气质神韵,凡名家之作,有一股不可模仿的神韵和灵气,这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独具高超的艺术素养和熟练的制作技巧,以及对泥料性能的深入了解和窑温气氛的把握,独到之处,自成一家。四是书画特征,山水花鸟人物与同时代书画相通,书法篆刻更会有个性特征,从构图,从刀法、速度、熟练程度,是作伪者很难仿制的。此外还可从造型风格、印章款识中辨别真伪。

 

鉴别纯正的紫砂壶首先学会四步:一看 二听 三摸 四养。

一、看颜色:纯正紫砂的颜色,不论紫色、黄色、红色或者是两者之间的颜色都应有玉石般的韵味,其光质为黯然之光,象上了油一样,越擦越润,不能上腊,不能抛光,可参考老玉石的材质效果,材质越稀有、越有价值,因为资源有限。

二、听声音:紫砂壶是陶之上品,所以壶的声音是陶的声音。泡茶以后,声音沙、哑、沉,不能象金属声或者瓷器那么脆声,声音沙哑说明材质透气性好,内部不结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变味。

三、手感:紫砂壶的手感应具光滑圆润、舒坦,虽有颗粒但很圆润,紫砂颗粒一般以32目-60目为适宜,通过传统手工加工,石磨碾粹的砂粉其手感和机器加工出来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

四、养壶效果:好的紫砂,通过养壶泡茶少许,然后用于布干擦就能看出哑光色质,油性很重,时间养的越长,色质越深沉,古朴,直至产生壶之灵气,与人通性情。

传统紫砂壶鉴别方法 

1.“形”,壶的造型尺寸与结构比例要均匀,“点、线、面”,立面须配合得当完全一样,壶嘴、壶把、盖钮三点成一直线,壶口壶盖合适关系近,通转自若,口沿、 嘴沿厚薄匀称;出水长、急且圆。壶嘴、壶盖、盖钮与壶身的连署洒脱恰当,浑然一体,无漏洞。壶胎颜色光泽滋润,有淡淡的幽光,手抚摸时的感觉舒服安逸中 意,便捷实用,提拿便捷。

2.“神”,是指紫砂壶的群体造型精神韵味,讲究珠圆玉润耐看,精巧高雅,曲线流畅,起落有致。方器造型,方中藏圆,大概轮廓线条分明,整洁利索,明白通畅挺秀,还要看壶的不同风格,或柔雅清秀美丽,或气派磅礴,或神气光采飞扬。

3.“气”,壶之气质和涵养。通过巧夺天工的工艺手法,达到圆曲刚劲,忠厚古朴,牢稳心情安定,气派铿锵,具备猛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物感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有鲜亮的个性。

紫砂壶长久以来,即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它优良的实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即有所记载。明清两代人们认为茶壶之所以“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关于“越宿不馊”的说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紫泥确实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备了制陶所必须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从显微观察发现,紫泥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铁矿。合理的化学、矿物、颗粒组成,使紫泥俱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紫泥粉碎的细度,以过60目筛为宜。泥料过粗制作时费功;泥料过细制作时粘手,坯体表面会引起皱纹,同时还会引起干燥,烧成收缩增大,降低烧成温度,则发生气泡缺陷。过60目筛的泥料,大的颗粒尚粗,在成型过程中系用精加工这道关键工,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层致密的表皮层。由于表皮层的存在,产品烧成的温度范围扩大了,不论在正常烧成温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层容易烧结,而壶身内壁仍能形成气孔。因此,成形时的精加工工艺,俱有把泥料、成型、烧成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作用,赋予紫砂表面光洁,虽不挂釉而富有光泽,虽有一定的气孔率而不渗漏等特点。紫泥经过1150℃烧成后,形成了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矿、双重气孔等物相。

平时我们见到过各式各样的紫砂壶,但是并不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名字,今天就来科普一下,最常见的紫砂壶器型都有哪些。

西施 、掇球 、石瓢 、潘壶

西施 、掇球 、石瓢 、潘壶

仿古 、德钟 、容天 、笑樱

仿古 、德钟 、容天 、笑樱

文旦 、汉铎 、匏尊 、汉扁

文旦 、汉铎 、匏尊 、汉扁

井栏 、汉君 、茄段 、汉瓦

井栏 、汉君 、茄段 、汉瓦

美人肩 、牛盖莲子 、秦权 、柿圆

美人肩 、牛盖莲子 、秦权 、柿圆

如意 、乳鼎 、书扁 、传炉

如意 、乳鼎 、书扁 、传炉

一粒珠 、玉乳 、钟鼎 、君德

一粒珠 、玉乳 、钟鼎 、君德

巨轮珠 、思亭 、线圆 、龙旦

巨轮珠 、思亭 、线圆 、龙旦

汉云 、乳钉 、葫芦 、逸公

汉云 、乳钉 、葫芦 、逸公

华颖 、合欢 、掇只 、神灯

华颖 、合欢 、掇只 、神灯

供春 、三友 、松段 、四方

供春 、三友 、松段 、四方

唐羽 、大彬提梁 、鹧鸪提梁 、洋桶

唐羽 、大彬提梁 、鹧鸪提梁 、洋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