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紫砂壶泥料大全

 自华居 2016-09-04




紫砂之为茶器,誉满天下,有明以来,时人趋之若鹜,茶客珍而宝之,除饰工之妙,养壶之趣外,更有泥色之美。紫砂泥色被称作“五色土”,相传为异僧所赐,其可塑性佳,拍打、捶压、雕琢、镶接,制作成大小各异的造型,工艺容量博大,为陶艺家充分表达意图,施展工艺技巧,提供了可塑性的材质保证。

紫砂泥主要有紫泥、红泥和绿泥。

(一)紫泥

紫泥是制造紫砂壶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紫泥矿层分布不同,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其最佳烧结温度在1180℃左右。紫泥矿体形态呈薄层状、透镜状。岩石类型分为粉砂质泥岩,含铁质。紫泥具有合理矿物组成和工艺特性,其单一泥料通过加工炼制,即能制成各种紫砂陶。

(二)绿泥

绿泥原矿呈淡绿色,经烧成后呈现梨皮色(米黄色)。绿泥俗称“本山绿泥”,亦被称为“团泥”、“段泥”。烧成后,颜色从米黄色变至棕黄色,直至变为青铜色。绿泥数量不多,大件绿泥产品不易烧制,仅制作小件,大多作化妆土粉饰在坯体表面,供装饰之用。

(三)红泥

红泥原矿呈黄色或黄绿色,烧成后呈大红色、赤红色、朱红色、淡红色。红泥矿层位于嫩泥矿层底部,红泥因收缩率大与烧成温度偏低,因此常用来制作小件器皿和作为化妆土,或作为紫泥坯件表层的装饰之用.



《收藏参考资料大全》继续发布中,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