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第一课》陪读帖系列(4) 谁是主导力量? 在我的新书《投资第一课》中,《股价涨跌有何奥秘?》介绍了股价波动的两种力量——投资力量和投机力量的特点。在《投资者为何是“七亏”》中,对牛熊周期演变中投资者的情绪变化和投资行为做了分析。在这里,我们再来看看投资力量和投机力量在牛熊周期中如何变化。 不论牛市还是熊市,整体市场的主导力量都是投机力量。前面我们提到过,如果市场没有投机力量,那么最终整体市场以及每只个股都将沿着其内在价值曲线行进。 为何说牛市中股价上涨,投资力量不是主导力量?如果投资力量作为主导,那么优质股的股价在一天中上涨2%、5%、甚至更高——难道这只股票,一天之间内在价值就变化了这么多吗?这家上市公司,一天之间盈利能力就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牛市中,股价一天的振幅4%也很正常,难道在短短的4个小时交易时间,基本面就发生了这么剧烈的变化吗? 没有! 这个结论也许会让很多投资者感到失望。为何投机力量才是整体市场的主导力量?既然如此,投资还有什么用,不如加入投机的一边? 当股价低于股票的内在价值时,如果投资力量是主导力量,那么投资力量会源源不断地买入,拉起股价,直至这个估值洼地被填平。这个过程无疑与套利过程相似——差价被套利资金逐步拉平。在熊市中,难道股价会跌至股票内在价值附近时,就止跌吗?当然不会!股价还会继续被趋势投机力量,推着往下走。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投资者才能以远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股票。所以投资者不仅不应泄气,反而要明白,正是因为投机力量主导了股市,才给投资者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当然一些时候,某些个股会出现投资力量为主导的情况。但这种现象很难出现在整个市场。在《估值摇摆与价值回归》一节中,我们提到,股市波动大部分时间都围绕价值中枢进行,但大部分时间却都不等于价值中枢,要么高,要么低。股市运动一是物极必反,二是矫枉过正。 价值投资牛市一定能跑赢指数吗? 为什么在牛市中,价值投资者不一定能跑赢指数,或者说不一定跑赢市场平均水平(不考虑交易成本)? 原因很简单,就是前面说的,投机力量是股票市场波动的主导力量。在牛市中,一定是估值更便宜的个股涨幅更高吗?一定是优秀的、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更受市场青睐吗?不一定! “不一定”也就是说,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如果价值投资的标的,刚好受到投机力量的青睐,那么在投机力量的助涨下,价值投资标的会获得更好的涨幅。反之,价值投资标的就会跑输市场平均(指数)。 投机力量是以预判股价未来走势为己任,这与股票本身的质素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完全一一对应。在《投资第一课》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投机者买入一只股票,来自于他预期这只股票未来的股价会上涨,而上涨的原因却很可能是公司的基本面转好,宏观经济条件改善等理由,这些理由从投资上讲又是能够站住脚的。”——在牛市初期,当投机力量出于基本面因素,去判断股价未来的走势时,这时就会促使低估的价值股更快地“价值回归”。而在牛市中后期,好公司也可能获得投机力量的青睐,直至股价被推高成“市梦率”。牛市泡沫期,许多好公司并不是一个好股票——股价太贵。 另一种情况,好公司并没有受到投机力量的青睐,垃圾股反而飞上天。垃圾股上天后,自然有各种理由来解释这种现象。要么是一个不符合现实的美好的预期,要么是“小公司发展潜力更大”之类荒诞的归纳性理由,甚至有时不需要任何理由,它上涨只因为人们预期它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如果此时,作用于好公司的投机力量不足,那么即使在牛市中,优质股的股价也会疲软。我们想,极端的现象无非就是没有投机力量,那么任凭其他股票如何飞涨,优质股股价也只能沿着其内在价值缓慢变化。 在牛市中,如果价值投资的标的没有受到投机力量的青睐,跑输指数再正常不过了。 那问题来了,价值投资究竟如何长期跑赢市场? 请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