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精选:远去的农具之五:坷垃咣咣

 昵称535749 2015-07-17

坷垃是粘合在一起的土块,咣咣形容撞击振动发出的声音。而“坷垃咣咣”是一种专门用来拌制田地的农具。其形状像放大了的八磅铁锤。通常用棈?树、梨树这样一些不易腐烂的硬杂木做锤,大水杯般粗,六七寸长,中间用木凿凿出一个镰刀把粗的小孔。在小孔上安一个六尺长的把,用刀片或玻璃片剐光,再用砂纸打磨好几遍。锤把要用柔韧性好的木棍,为防腐,锤把上面刷一层清漆或抹一层桐油。锤重把柔就是一个好坷垃咣咣。

用坷垃咣咣怎样拌置田地呢?秋天收了玉米、黄豆等农作物的旱地,入冬以后用牛犁或锄挖把地翻过来旱在那。经过一个冬天的雪雨霜冻,到第二年春天,大的土坷垃就冻酥了,农人就用坷垃咣咣把这些土坷垃齐齐的打一遍,全成为细土,再把这些地翻一次,再用坷垃咣咣打一遍,田地就拌制比较细了。然后拌制好田地栽上洋芋、种上玉米,苗出地齐、长地好、产量高。春夏季点瓜种豆栽种蔬菜苗,翻过来的田地,不是很潮湿的情况下,大的土坷垃也用坷垃咣咣来打细。

贾平凹在他的写小说《古炉》一书里,也提到这种农具,书里把这种农具叫“木榔头”,这种木榔头在文革时的农村,被刷上红洋漆成了村上 “红榔头战斗队”的武器,两大造反派“金箍棒战斗队”、“红榔头战斗队”在武斗中,坷垃咣咣又被造反派赋予了打人的功能。而且威力比金箍棒要大,“金箍棒战斗队”吃了坷垃咣咣的亏。

小时候,我家有块自留地是黄泥夹沙梯田,深秋把栽种的红苕挖回去,就把地旱在那。过完春节,父亲领着我两个姐和我,一人带上一个坷垃咣咣,把这些地拌置出来栽洋芋。我们四个人站成一排,一气子就打出一个梯田。举起打下,举起打下,... ...重复这一动作。打起的灰尘溅在双腿裤脚上厚厚地一层。那次我大姐用的坷垃咣咣是新做的,锤把还没磨光,打了一会手上就起了血泡,血泡后来又磨烂了,血都浸入把里去了,父亲知道后就与我姐对换了,血渍一直留在把上没掉。

记得我初中毕业在生产队也打过一次坷垃咣咣。那是一个头伏天,种了西红柿的地要翻过来拌置好种萝卜,毒辣辣太阳烘烤着土地,刚翻过来的地里看得见蒸腾的热气一缕缕向上窜,“头伏萝卜二伏菜”节令不能耽误。犁田的把式扶着犁吆喝着牛走在前面,我跟着一伙妇女拿着坷垃咣咣打着犁头翻过来滚到犁沟中大土块,一边打一边快速跟着牛走,打一下移一步,没打着的后面的人又打,打完一沟又一沟。打过的地,用犁头再翻一次,就可种萝卜了。

高高举起坷垃咣咣,抱怨着下落,将一次次纠结细化,这种姿势延续了童年的春天,现在每每想起,都有泪流过记忆的河。(文/陈永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