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关注】暑期教师培训,啥时能多听听老师的心声?

 天上流星云雨 2015-07-17

暑期又到了,各种暑期培训开始风风火火地举办起来。上一周,中教君在微信中向用户征集老师们对暑期培训的看法,老师反响真是积极啊。中教君看到,微信后台被教师培训刷屏啦!

有些老师表示自己参加了培训后,收获很大。

比如,网友“呆到深处自然萌”告诉我们:“培训真的挺好的啊,还能增长许多知识啊!”网友“汝水之枫”表示:“享受培训、悦纳培训。”“天山雪莲”也很喜欢培训,“享受坐在课堂重新当学生的感觉,可以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和交流教学方法……真的渴望从每个人身上学到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但也有一些老师都表示自己很无奈,有些关于培训的事儿想吐吐槽——培训打破了自己悠闲的暑期安排,培训太不接地气、没有实操性、培训太量化……

那么,对于暑期培训,这些“学生”老师都怎么看呢?看看这些小“呼唤”你有没有?

假期培训,老师心里的“小呼唤”
心声1:“假期不就图个清闲吗?”

暑期本来是一个令所有教师向往的时段,旅行、阅读、写作、休闲……

悠哉自在,

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吸纳一些知识养分,提升一下自己的教学能力,本是美事一桩。

但实际上,有些教师培训本来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反而让老师们大呼“浪费时间”。为什么呢?——走形式、低质量,成为了最主要的原因。

如此培训,不如休息。


网友说

素℃颜:

“培训可以,希望一放假就立刻执行,期限一星期。”

微笑的花:

“应该给老师们清静的假期好好修养身体。”

S:

“培训和工作一个性质不应该占用太多的假期时间。”

静候/陌上花开:

“挤占老师的假期时间,但培训走形式。”

心声2:“教学形式单一,更应重实践”

“在‘教育’教师们用新课程理念关照课堂教学时,专家教授何不在培训现场践行一下,让受训者亲身体验一把这样的学习过程?”有的教师不禁发问。

的确,虽然培训的老师在平时总是大力倡导“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然而自己在教师培训中,他们却似乎全然忘记了这一主旨,一味进行理论说教。其结果就是老师“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员听得莫名其妙”。


网友说

微微:

“想多学点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走在多媒体教育前列。”

酸甜苦辣:

“有的培训流于形式,没起多大作用。”

泰山昆仑:

“最好的培训是像医生进修培训那样的,到发达地区的好学校进行较长时间的观摩,学习,操作……”

心声3:“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老师厌烦培训,其实厌烦的是低质量的培训。

2011年暑假,刘老师曾参加了一个培训班,坐在台下,刘老师听着一些来自高校的专家讲座,心里很痛苦,“有的恐怕是书斋里搞出来的纯理论的东西,根本没有切合实际”。

“很多老师厌烦培训,但其实他们厌烦的是没有高质量和不专业的培训。”江苏省无锡市的段老师说。

目前各种教师培训盛行,尤其是商业型、任务型的教师培训,的确让不少教师失去了兴趣甚至反感。有研究者认为,一直以来,一些教师培训存在诸如形式单一、程序化、行政化的问题,有些培训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讲效果。


网友说

卡布奇诺:

“能不能推出“培训套餐”,让老师选择自己需要,适合自己的培训呢?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被培训。”

坐石观流:

“我喜欢有针对性的培训,能放在平时工作的时间内最好了,不再消耗假期时间!”

孙长安:

“希冀对老师有针对性强的培训,更好地让老师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心声4:“从被动,变主动”

假期暑期培训模式开始,是不是上了很多专家讲座和讨论课程?

然而这样的效果真的好吗?

无效、浪费时间,成为了一些老师口中假期培训的代名词。

其实,我们老师更多地是期望一期主动式的“自我培训”。——通过阅读、写作、经验反思式等方式,丰富“暑期培训”的内容,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不能只停留在一句“成长=经验+反思”的口号上呀!


网友说

Hannah Wu:

“假期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是好的,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比如必修课和新型教学模式的校本培训。之外还有选修课,比如:烹饪,太极,形体,画画等等。这些课程都是免费为老师们开设的。我觉得挺好的,使老师们灵活选择,使老师们的假期生活更丰盈。”

王侠一家家:

“我最期待的假期培训是:好书大家读!大家探讨!或者就教育常见问题探究讨论或者请一些真正名符其实的专家做些品质报告!”

这样办培训,培训也能“萌萌哒”~

不少老师说,其实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们只是希望教师培训可以变一变,让我们眼前一亮。

让培训更加“接地气”——不要过于“高(jia)大(da)上(kong)”

“几堂课上下来,我们一听一品,慢慢地就感到很不对味。”张老师在暑假,参加了省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刚看到课表时,张老师还激动了一下——电脑、写作、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新课标解读、学生心理辅导、美学讲座……,“我们都甚为欣喜,大家预计这将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一次智慧的碰撞,是一道教育文化的大餐、一场知识的盛宴。”

但在实际过程中,假期培训最终成为了一场关于教育理论的恶补,让张老师大呼失望。

教师培训,光有理论可不行,我们老师更需要实操性、针对性的教学。

让培训多点人情味——刻板说教谁爱听?

“这样的课让参训教师实在是提不起兴趣,许多人干脆窝在寝室里,宁愿看电视、打扑克、侃大山也不愿意去听课,因为这样的课要听下来确实需要有相当强的忍耐力。”

看来有些时候,我们老师也像学生一样需要调动一下课堂积极性呢!

“在所有的专业性培训项目中,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难度最大。”一位教授在论文中这样写道。作为培训老师的教授们也很苦恼:“一站高就虚空,一踏实就刻板。”

其实,我们老师也像普通学生一样,希望有一个愉快、生动的课堂。所以,各位教授、学者让课堂轻松一些吧!

让培训更有选择性——老师真正想学习

“只有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才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位姓刘的老师说道, 要让教师充分地享有培训自主选择权,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我选择培训,实现自我培训。“跨学科的教书育人已经是一种趋势,跨地域的选择培训也已经成为教师的呼声。”

绝不能牺牲教师的选择性,而是要研究探索如何让教师的选择性体现得更充分、空间变得更大。从制度层面上讲,把选择权交给教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培训,都请教师来选择。千万不要把教师的培训固守在本县(市、区),而要让教师自主选择优质培训资源。

实习编辑:赵帅华 赵天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中国教育报《把培训自主权还给教师》、中国教育报《农村教师,什么样的培训最解渴—— 一场民间公益教师培训的尝试与启示》、中国教育新闻网《不化解“供需”矛盾,教师培训必然广受冷遇》等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