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采集方法对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的影响

 渐近故乡时 2015-07-19

?


ICU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危重病人特别是建立人工气道或气管切开后应用广谱抗生素,耐药菌株增加,造成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需要尽快、准确地收集肺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今天的内容是不是精彩?


来源:人工气道

一般资料


  选择入住ICU 合并肺部感染且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危重病人,共300例,其中,男186例,女114例,年龄20~86岁,平均(52.3土20.6)岁。其原有疾病为各类中毒55例,脑血管疾病57例,复合性外伤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46例,其它17例。


细菌培养用品


  血液琼脂基础、麦康凯培养基、水解酶蛋白琼脂、微量生化系列鉴定管。质控标准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治疗方法


  采用三种方法收集呼吸道分泌物。同一患者同时用三种方法取样,连续3 d,以观察每种方法三次培养结果的重复性,并排除采样污染的可能性,肺分泌物细菌培养方法均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方法进行。


  常规法(A法)


  用吸痰管经人工气道将肺分泌物吸入吸痰管中,然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少许生理盐水把吸痰管中的分泌物冲入无菌试管内送检培养。


  1 ml无菌注射器法(B法)


  抽出1 ml无菌注射器活塞无菌放置,乳头部连接吸痰管,尾部与负压吸引器接头连接,为防止吸引器开动时负压过大,将少许无菌药棉放入吸引器接头处,开动吸引器将肺分泌物吸入注射器内,套上针头、活塞送检培养。


  无菌小瓶法(C法)


  采用产科的新生儿吸痰器,连接吸引器,开动吸引器肺内分泌物立即进入小瓶内,送检培养(图1)。


结果判断标准


  同一方法所取标本,两次或三次系同一菌种生长者为阳性,三次未检出或仅一次检出者为阴性,或三次检出非同一菌种者(视为污染)同为阴性。


  结 果


讨 论


  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是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建立人工气道者更容易发生。危重病患者由于许多抢救措施和生命支持技术,损害了其呼吸系统的宿主防御功能;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耐药菌增加及致病菌菌群变异、裂变,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呈不同的上升趋势。确切及时的病原学诊断、针对性的早期合理抗生素应用,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病原菌培养准确性的关键在于下呼吸道标本采集的无菌方法,标本的采集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首要直接因素。咽拭子法容易污染,大多数认为其敏感性仅为40%~60%,这种较低的阳性培养率,在肺部感染病原学检测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面很难发挥较大作用。环甲膜穿刺、纤支镜防污染毛刷、纤支镜肺泡灌洗等组织损伤大及纤支镜操作难度大、造价高不易被患者接受,临床推广难度大。


  我们研究的三种方法,A法操作中间环节多,标本与空气接触时间长、易污染及稀释、不易采集足量,影响细菌培养的可靠性、准确性及临床对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B法和C法操作简便易行,大大减少污染环节,一次采集标本足量,缩短采集时间,减少污染,避免冲洗稀释,提高致病菌检出率,确保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无菌小瓶法采用产科的新生儿吸痰器,快捷、简便、价格低廉,优于1 ml无菌注射器法,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