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子堂

 徐天坤1979 2015-07-19

经常可以听到,来自于老板的抱怨,认为员工存在普遍的打工形态,出工不出力,当然这肯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有人是这么说的,世间所有的各个事情,也许是没有是非,但必有因果。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去寻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结果的,我们叫做追根寻源,必须从源头上去把握。

我认为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到底是什么,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共同体,包括利益与共、事业与共、命运与共,而且这一切都必须写在组织的原则上,必须在组织成面上确定这样的原则,有效的处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承认员工是企业共同体上的一个成员,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唤起每一个员工他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用力、用心、用命做事情。

在这一方面企业到底该怎么做,应该学习一下任正非的所作所为。他在创办华为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把自己放下了,把自己的名利都放下了,一心一意去构建一个共同体。然后使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组织者,这个很重要,这跟其他老板相比,我看到其他老板有的是把企业当成挣钱的机器,有的是把企业当做向社会说话的话语权的一个舞台,他最终想成就的是他自己,而不是这个组织,也不是全体员工。

所以我们去看看历史,凡是历朝历代有作为的帝王,都能把自己放下,至少能把自己个人的名利和江山社稷分开来,做到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去调动人的积极性,消除打工意识。然后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在的、内生的力量,我们称之为组织的内在动力,去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整个工业化历史告诉我们,实际上很多企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从源头历史上可以看到,员工只是一个出卖劳动力的人,他一开始就把员工定义为劳动力的出卖者,这就是所谓打工者,经过将近一百年的努力,终于在组织当中人们发现人的存在、个体的存在。到今天为止,理论上已经确认,他们不是打工仔,他们是组织中的一个成员,因此组织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共同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