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拾旧梦难舍旧情 苍茫处吟古咏瓷

 陶瓷馆 2015-07-20

  苍茫自咏终于淡出浅绛彩瓷,很可惜,为之长叹。他的欣赏趣味很少有人比得上。希望有一天能够回来。


  特发新作短文两则,以表心情,二物皆得自他处,文气扑面。


  旧情

  旧情难忘,何妨将它续起来。


  续并不容易,得有机缘。


  今日机缘终于到了,它回到了我的身边。


  当然不是人。人离心离德,大概永远回不来了。纵有旧情,断就断了,忘就忘了,不可惜。我从来不拾旧梦。


  与之重续旧情的,是一件浅绛彩瓷。一只山水帽筒。


  前年编书,看到写它的一篇,《水山一抱》,心中黯然。文章还在,东西没了,很多叹息。自己曾经是那样的喜欢,怎么就把它卖了呢?当年得到它的情景一直如在眼前。那一天已经逛完市场回家了,准备休息,忽然有人电召,于是又赶过去。一进老程店里就看到它了。店里十几个人,谈笑风生,它被晾在一边。我说我要看看它,靠它最近的人伸手提起它来将它递给我,我接过来时手一沉,竟是这么重的一件器物。还未接过它时我就已经喜欢,接过来更喜欢,冲口而出说了三个字“我要了”。


  大家都看着我,有些发愣。


  我知道大家为什么发愣。他们一定在心里说,我们都看不中的东西,你怎么要了?


  我的很多东西,大家都看不中。但大家看中的东西,我亦未必喜欢。


  那一天是六年前。我对浅绛的认识还很肤浅,凭着直觉收藏,对名头不很了解。有位经营浅绛的店家说,这有点像任焕章。我觉得不像,应该比任画得好。但说它像任是一种肯定,说明我没有买错,它是有价值的。因此我很开心。抱回家来洗净欣赏,拿在手中一直舍不得放下。晚间携它上床,在灯下把玩,睡着了醒来,它还在我怀中……后来有朋友告诉我作者名叫石协,其实落着款呢,我觉得石协不像个人名,所以没在意。石协又叫石祉庭,画风老辣,多有佳作,正是那种水平很高却又不被大多数人关注的冷门画师,如果有缘与他的作品相逢,很可能就是一个漏,东西又好又便宜。


  近年对浅绛的认识渐渐透彻,石祉庭也很贵了。


  但也贵得有道理。如果只论他笔下山水,虽程门也不过如此。他传世有一只供盘,署筱园珍藏款,程门亦有一批筱园珍藏器物,世间多有争议,说水平虽高,画风不像程门。究竟是不是程门,如果不是,又是谁在捉笔,一直是个未能破解的谜团。石氏亦在此谜中,当非等闲之辈。


  后来我的朋友看了喜欢,表示愿意加价购买,价格可以翻倍。我不舍得。一直翻到三倍,我动摇了。常常听说捡漏,一件东西一下赚好几倍,我没碰到过,这次竟然碰到了,我很想尝尝是个什么滋味。反复犹豫,天人交战,终于一恨心答应了朋友。这一答应就是六年。经年睽别,千里之远,今日才得再见。一恸。


  钱这个东西,有时候当真可以买断世间的一切。至爱亦无以与之敌。


  因舍不得当年为它写的《水山一抱》,还是将其收入《瓷夫人》中。手中已无它的大图,只得借用朋友的一只少轩山水帽筒作为文字的配图,少轩虽好,不是原配,若有憾焉。如今旧情再续,文与筒又得团圆,万事皆可弥补,心里很快乐。


  朋友到底是朋友,以当年的原价还我,还贴了邮资。我只能回他一个谢字。


  万年

  南山程衡,程万年,晚清绘瓷的大师级人物。作品传世不多,所见皆极精彩。去年偶得四节盒中的一节,绘山水,署南山。万年虽号南山,但仅署南山却不能肯定就是万年,字又是蒋玉卿的代笔,姑且说疑似。那一笔朦胧山水却是画得好,寸把宽的窄幅,近渚远水高山,竟有万千气象,掌中玩器,有大胸襟。


  世人常见的构图,中规中矩的画法,能画出这效果殊觉不易。但万年不仅仅止于此,他是个有创意的画师,笔下作品常常不循常例而出人意表,让人一见之下眼前一亮,心中一喜,说,原来还可以这样画瓷器!


  从未见过而深觉会心,这就是原创之妙。


  瓷器上的原创,如果不包括高古时期的匠人在古陶瓷上随心随手的刻画,就只见之于浅绛彩瓷了。官窑虽美,却有规矩,不允许匠人有创意,看多了很无趣。所以我并不喜欢。虽则这也是我没有实力玩不起它的自我开解,很有点大先生笔下人物心理。但道理是没有错的。


  万年的这把方壶,能画成这样,大约也来自于他心中的灵光一现,


  画壶之前,甚至当素壶彩料都摆在眼前了,他亦未必想到要这样去画。如果绘画只是一道工序,他一定有本子,将纸上画稿照搬于瓷上就可以了。作为商品,数代人传下的本子和题材一定是最符合商业规律和当时市场的。即便是画来送人的雅赠之品,照本宣科亦可能更能博得受赠者的喜爱。但万年不,他心里忽然有了一个画面,就任性地往瓷上画了去。基本留白,那便是湖,只有一只小舟行于湖心,舟上豆大小人,水畔几茎赭苇,空中若有雁阵。苇是秋苇,雁向南飞,人拈须对语,又或仰脸看雁,因有秋思。秋水涟漪,寥廓了捧壶人的心。是我捧着壶,一时痴绝,想起也曾这样泛舟,有雁与苇,有水苍茫,有人轻语。有愁思千顷,随波荡漾,难濯难洗。


  他这样一画,壶就成了一把好壶。


  妙哉此壶,可以容我心中寄托。


  喜欢这样画意的,不会只有我一人,但人也不会很多。一个好画师,或者就追求这种只有少数人的极度喜欢。下笔时的潜意识,就为了求几个知己。


  画到酣畅处,红印将万写成卐,还写反了。又说拟唐人笔意。不知唐人是否有此稿,被他看了存在心中。就是真有,也一定从没有人用到壶上。雅哉万年,慧心别裁,为我深喜。


(本文来自:雅昌艺术网论坛,作者:青萝拂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