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手弧圈球各项技术大揭秘!如何提高命中率?

 静幻堂 2015-07-20

湿父:

吴敬平教练提到的两点,反手拉弧圈要敢于发力不要借力,摩擦要薄。大家要注意这句话值得是去主动拉弧圈球,而不是借力防弧圈球。而且还要根据情况讨论,不能所有球都去拉的薄,不是所有球都要去发全力不能借力。


乒乓球技术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会利用合力,借力使力、以柔克刚,如果什么球过来都去发死力,薄摩擦,那你会打的非常辛苦,上台率也不高。那么下面我详细把反手弧圈球技术的种类进行一下对比分析。


看完上面的这张表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反手弧圈技术中有很多是需要借力的,摩擦也不是全薄摩擦,在前冲和相持等技术中一般是厚摩擦,太薄会吃球不稳。这些不是绝对,但是大部分如此,所以我们在学乒乓球技术的时候,没有绝对要怎么样,或者一定该怎么样,只能说分情况分析,分情况对待。


一般下降期的下旋球,我们最好不要把拍面压的太死去摩擦,因为球本身就是在下降,你还是压着拍子去薄摩擦,那非常容易漏球,因为你的拍子和球之间的接触面积太小,如图1。图1就是拍面压的太死了,去拉下降期的球,难度非常巨大。




那么下降期的下旋球,我们在正手拉的时候,拍面不要压太死的去薄摩擦,先迎上球再发力摩擦,如果球下旋不强烈,那么在发力的瞬间通过拍型的调整来控制上台率,如图2。图2,我们在触球以前拍面不要压太死,在触球发力的时候,拍面可以向前压来控制弧线。



反手拉球也是一样的,我就不好用图片来体现,这个意思大家能明白就行。所以说,拉弧圈球的时候要根据情况来调整拍面情况和挥拍方式,不能所有球都一概而论,除非你是神手感。


再来说一下反手的站位问题,反手在拨球或近台快撕的时候,一般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反手在中远台拉弧圈的时候,一般左脚在稍后,右脚在稍前,这样转腰发力更加充分一些。这个双脚前后之间的距离要看每个人的特点,有的人个子高大手臂长,比如欧洲运动员,反手在拉球的时候,右脚就站的比较靠前。


我们看下下面的格林卡反手,格林卡在反手中近台练球的时候,同样也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这样下盘更稳定。


而他有时候会出现右脚站的靠前左脚靠后一点,当他准备发大力甩动手臂的时候,或者在移动过去进行发力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一些个子比较小的,手臂甩动可能就不会那么大,那么他们站位双脚前后距离就不会那么开,靠腰腹辅助发力会更多一些。


所以,反手拉弧圈球站位跟你个人身高特点有关,也跟你打球的方式有关,我们无法说哪种对或者不对。在这里我只能说哪种更适合业余球友去学习,欧洲运动员抡开手臂甩的拉球方式,我不建议业余爱好者模仿。容易拉伤肌肉群,也不利于你拉球的稳定性和快速还原。在业余比赛当中很难看到,在中远台正反手两面甩开来拉的,一般能用正手相持几板,反手过渡一下就已经很不错了,业余当中能中远台对拉到5板以上的非常少见。所以,咱们还是以求稳为主,拉到你的反手,你反手过渡一下就可以,像水谷隼那样用反手把球借力放回去就够了。


那么今天的《乒乓网私人教练》就讲解到这里,以后大家有任何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在微信中给我们留言,我会尽我最大努力去解答每一位球友的问题,大家也可以在乒乓网提问区pingpangwang.com进行提问,乒乓网有10多位专业教练在线免费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