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胜利在望2014 2015-07-21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周日,在旧书摊上收罗到一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扫盲字典》。书很残破了,也脏,但我依然爱不释手。正因了是扫盲,它才可爱、才稀缺。文盲的家庭一定不会富有,不富有的家庭尽管珍惜,那物品也不会不残破;不富有的家庭把这样一本字典竟然保留了五十几年,难能可贵,怕是再也不可寻觅了。

翻开这字典,最吸引我的是这字典的拼读,久违的拼读,忽的让我的大脑一下子飞跃了五十多年,猛然忆起自己最初学过的国音字母。虽然已经很遥远、很陌生,但我依然能够怯生生的读出它们:ㄅ、ㄆ、ㄇ、ㄈ、ㄉ、ㄊ、ㄋ、ㄍ、ㄢ ┅┅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ㄅ读音B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ㄆ读音P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ㄇ读音M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ㄈ读音F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ㄉ读音D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ㄊ读音T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ㄋ读音N

从一本扫盲字典说国音字母

读音L

我们汉学的方块字是最为洋人所折服的了,有多少个字,就有多少种模样,不象他们只用20几个字母来回变换着鬼脸,尤让洋鬼子们感觉神秘的是,这读音与这模样又是毫无一丝的牵连。

汉字的读音,最初用的是单字注音法,即用一字的读音来标另一字,但如果您不认识这所标的某字,那就麻烦了,被标的字不求教他人,再无读音的希望。

后来,大概是到了魏晋以后罢,拼读的方法传来了,是随佛教一同传来的,被称为所谓“反切”的方法。这种“反切”的方法是很科学的,它是用两个字来标注另一个字的读音。其基本原则是取第一个字的声,取第二个字的韵,连起拼读,即为被标注字的读音。如“王”字,标为“吴杨切”,先取“吴”字的声“屋”,再取“杨”字的韵“昂”连起拼读,即“王”的读音。反切的两字注音法,不仅解决了准确读音的问题,而且还奠定了后来国音字母,以至再后来的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基础,这种拼读方法一用就是一千多年。

至此,我们才说到国音字母,国音字母是清朝最后的十年才提起的。清朝末期,中国的维新派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在文化上,提出了把国人的南腔北调统一为标准的国语问题。1902年,清政府委派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桐城派古文名家吴汝纶去日本考察学政,回国后遂将国语的发音提到议事日程。嗣后,在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拖拖拉拉的从考察、到研究、到对照的,一直拖到民国以后的1912年召开“临时教育会议”时,才决定先从统一汉字的读音做起。1913年“读音统一会”召开会议,议定了汉字的国定读音(即“国音”)和拼切国音的字母 “国音字母”。这个字母的形态直到1918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师范校长会议”,才正式决定在全国高等师范附设“国语讲习科”专教国音字母及国语,并公布了这套“国音字母”。这套字母从民国一直使用到解放初期。现行的汉语拼音是国音字母的拉丁化,我记得是从1955年起开始使用的。

拉拉杂杂的胡说一气,就此打住,算作抛砖引玉罢,还望研究文字的朋友说点儿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