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350例

 晋州jinzhou 2015-07-21


文章来源:中国针刀期刊-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微信号:bjhzzdyxyjy)-中国章针刀医学网(www.hanzhang.org)

再次编辑: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沭阳培训基地宣传部

版权:本内容中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等,均属本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或引用本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使用,不得对本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注明“来源:中国针刀”。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350例

罗军

(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医务所,乌鲁木齐 83000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腰椎横突间综合征,是久坐和劳务人员腰部软组织疾患引起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生率较高。由于长时间处于久坐、站立和超强度的体力劳动状态,缺乏必要的腰部活动,致使附着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的软组织呈现紧张与痉挛状态,极易损伤,局部形成无菌性炎症。继发骨膜纤维组织增生,刺激和压迫邻近的脊神经引起局部疼痛或并发肢体放射性传导性疼痛。笔者15年来应用小针刀治疗该病因所导致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50例,其中男性300例,女性50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3岁,平均36.5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半天,久坐人员310例,劳务人员40例。


1.2症状及体征 部分病人有外伤史及劳损史,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症状重者可沿着大腿向下放射性疼痛,可至膝平面以上。腰部屈伸动作不同程度受限,屈躯试验阳性,重者呈直板状或腰被动侧向患侧,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单侧或双侧有敏感固定的压痛点,是本综合征的特点。早期病例腰肌紧张或痉挛,腰背强直,不能弯腰和久坐、久立,严重者站立行走困难,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1.3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仔细检查第三腰椎横突尖部的压痛点。用笔在病变处定位标记,常规消毒铺巾,以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小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横突骨尖之间可听(或感)到“喳喳声”。完全解除单侧或双侧附着于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肌肉的粘连才出针,以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针孔直径约1毫米,勿需缝针,用创可贴贴好。为了消炎,可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5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1毫升,维生素B12注射液500微克和维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或用复方当归注射液2毫升在剥离处局部封闭,一般只一次治疗即可痊愈。如一次还未完全治愈,有余痛,在5天后再作一次,最多不超过3次。


1.4疗效标准 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腰部活动功能正常为痊愈;腰部疼痛消失,但劳累后稍有酸胀感,能自动消失为显效;腰部疼痛明显减轻,仍有轻度酸胀感,不能自动消失为好转;腰部疼痛无改变,活动仍明显受限为无效。


2结果

应用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350例,其中痊愈300例,占85.71%;显效40例,占11.43%;好转5例,占1.43%;无效5例,占1.43%,总有效率98.57%。其中5例无效者,经X线拍片和CT检查,病人患有不同程度骶椎隐裂和椎管狭窄等疾病。


3讨论

由于第三腰椎横突特定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致使该病发病率较高,在腰腿痛患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使不少病例误诊。但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尤其是正确的触诊,诊断该病并不难。

在小针刀刺入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即压痛处)时,切勿将小针刀刺入腹腔内,首先要摸准位置,准确定位,针刺部位不要离开横突尖部骨平面,治疗后嘱患者于2—5天后作弯腰屈背活动,防止再度粘连。

小针刀疗法是中西医相结合的新医学。它既有针刺疗法的作用,又能剥离粘连、疏解痉挛、调和气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使无菌性炎症得以改善,改变软组织粘连、挛缩的病理状态,恢复其动态平衡。患者治疗创伤小,痛苦小,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既能缩短病程和治疗时间,又能及时恢复病人的腰腹部功能,从而发挥小针刀之神奇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