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属栏目=不日记 这是不日记的第22篇文章 今天看龙应台在香港书展上的演讲,题目是“记忆”。她说,记忆是一门功课,我们如何处理它,将决定我们如何面对过去,决定我们如何思考,当然,也终将决定未来。她的建议是聆听,聆听那些藏起来的,不被看到不被听见的具体的个人和过去。 聆听是一个微弱的动作,它不如呼喊来得热烈,不如批评来得庄严,它不鼓励主动出击,反而需要放弃“自我”为中心,屈从于“接收”的位置。 这是一个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早已学会的技能,但是,在互联网的鼓励下,我们正在放弃耐心,放弃同理心,放弃理解的可能,而热衷于评论——不是真正的评论,而是吐槽——一切,热衷于挑错,热衷于居高临下。 我多次提到过“傲慢”这个词,它几乎是后工业消费时代下的传染病,我对此深恶痛绝,却也无能为力,我的身上也潜藏着它的毒素,随时准备发作。 傲慢不是骄傲,骄傲是对自己藏不住的喜欢和肯定,骄傲是向内的,而傲慢是向外的,骄傲者从自我本身即可获得价值,但傲慢者却必须从贬低他人来获得自我肯定。 傲慢如果是一种病,是否有得治? 这无法靠外力矫正,只能自修,关键一步是自我认识,当你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有可能解决问题。 但我对此,并不乐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