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圣庙与《西厢陶工碑》 | 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

 广东黄汉光 2015-07-22

七圣庙,潮州俗称“七娘宫”,明代建于西门外西岩侧,现址在西湖山南岩寺下。

  该庙历史悠久,据康熙《海阳县志》记载,“相传明朝嘉靖末年,土寇苏刘等聚丰政蓝田山谷中,总兵郭成督兵征之,至小滩见七妇人渡水,语以贼巢所在并授进剿日期。后平贼,悉如其言,自是潮人多建庙祀之。”

  从这个“多”字看,七圣庙过去在潮州应不只一处,阅《海阳县志》“七圣庙”条中记“一在西湖山紫竹庵门外,一在青天白日右偏。”记录的时间是清康熙年间。另据春光村《蔡氏开楠公谱志》记述,明代原凤山的“百丘田内”有七圣庙,作为雨亭。这不但说明七圣庙址应有多处,且历代香火不断,应了上述“自是潮人多建庙祀之”的记载。

  《蔡氏开楠公谱志》记述,相传“七圣庙”于明朝弘治十年(1498年)始建于凤山“百丘田内”作为雨亭。神座安石雕七圣夫人像,因地偏僻,天启三年,由七圣乡各村善信人士谢大丰,西厢蔡氏先祖蔡喜铭、蔡思懿公,以及陈闻见等捐资修建。现存的南岩寺下的七圣庙,即是从天启年间建的西岩下的古庙移徙过去的今址。

  先前,明代的潮州北厢乡各村,主要以制瓷经商及务农为业,当年西厢蔡氏先祖喜铭公从北厢四房祠竹围象头,移来潮州西门外创建瓷窑办造瓷经商。后来这一带的陶瓷业发展迅速,万历年间小小的西厢下社就有18户陶瓷工场。民多以制陶瓷为生,所产陶瓷质量很高。而官府还将其窑治税收列入三大税课(另二种分别为商税、酒醋税)之一。现存的《西厢陶工碑》记:“西厢下社民以造陶营生,凡上司:府、县各衙(门)家伙及春、秋二祭,军务,考校等项瓷器一暨答应,另自出夫搬运。”就是说,当时的西厢窑产的瓷器,每年要供应上司、潮州府、海阳县各个衙门使用的办公用文具瓷和生活用瓷;其次,还要供春秋二祭摆香案所用的瓷器等等。

  在明万历二十八年秋(1600),西厢发生了一件民告官的大事,即陶瓷匠工们在多次向有关机构追讨相应工款未果之后;集体联名向省城及朝廷控诉。据资料记载,“潮州督贡瓷”退还了陶工们的瓷款,这样,陶工们集体打赢了与官府的官司。为纪念这次的胜利,陶瓷工们立碑留念,并署上各陶匠工们的姓名。该碑便是潮州陶瓷史有名的《西厢陶工碑》。

  再说七圣庙,如上所述,明天启三年(1624),七圣乡各村的靠制陶瓷富裕了的村民发起、捐资修建了“七圣古庙”,也称“夫人宫”,并在宫柱上核刻捐资人名。村民还把当年这块《西厢陶工碑》,立在新建的“七圣古庙”旁边作为纪念,期望七圣神祗能永久地保佑他们风调雨顺、货如轮转,一本万利。而《西厢陶工碑》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当时西厢一带陶瓷生产的规模和质量,西厢各窑的产品,按现在的说法是地方政府特约定制陶瓷器,也说明当时西厢的制瓷技艺、生意之兴隆,富了不忘公益事业的善举。它对研究陶瓷史和潮州陶瓷业在历史上的转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块石碑才被潮州博物馆收集、珍藏在该馆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